口唇湿烂
【概念】
口唇湿烂,是指口唇糜烂的症状而言,常同时见有口唇肿胀,干燥,裂口,脱屑,结痂等症。与文献中所记载的“唇风”、“紧唇”、及“渖唇”相类似。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湿热口唇湿烂:多见于下唇,肿胀稍红,表面有污黄色痂皮,或层层鳞屑剥脱,痂脱落后留下光滑发亮的红色底面,其上又不断有新痂形成,可出现裂口,有烧灼感,触痛,反复不愈,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脾胃蕴湿口唇湿烂:唇缘肿胀湿烂,其底不红,渗液较多,干后结痂,裂口,脱屑,时轻时重,有微痒痛感,舌胖淡,苔白微腻,脉沉缓。
气滞血瘀口唇湿烂:口唇部皮肤增厚,呈暗紫红色,或淡红色,有时表面可有萎缩,常附着有菲薄脱屑,面颊、鼻、背可出现同样斑块,发生在面颊皮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
血虚风燥口唇湿烂:口唇缘部有圆形皮损,边缘稍隆起,色稍淡而有光泽,亦可有湿烂,口内颊粘膜可见有网状白膜,间或发木、发痒,无全身症状,舌质红,苔薄,脉濡细。
鉴别分析
脾胃湿热口唇湿烂与脾胃蕴湿口唇湿烂:此二者均与脾胃蕴湿有关,但前者是脾胃蕴湿久而化热,湿热薰蒸所致,故常带有明显热象,如自觉有烧灼感,触痛,局部损害常发红,表面常结有黄痂,舌红苔黄等。治宜清热除湿,方用清热除湿汤加减。而后者则是脾胃蕴湿不化,湿邪困脾,运化失职,发于唇部而致湿烂。多见唇缘部肿胀湿烂,基底不红,渗出较多,结痂为灰白色,舌胖淡有齿痕,脉沉缓,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气滞血瘀口唇湿烂与血虚风燥口唇湿烂:二者均与血分有关。但前者由于气机不舒,血随气结,口唇失于营养所致。后者则多见于胃阴素虚之体,营阴不足,血虚生风,化燥灼唇,故见口唇湿烂。前者口唇湿烂的特点是:唇缘部呈暗红色,皮肤肥厚浸润斑块,表面有脱屑裂口,或见萎缩,同时面颊、鼻、背也可有同样皮损。治宜益气活血化瘀,软结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后者口唇湿烂的特点为:唇缘部色淡或发白,表面亦可湿烂,脱屑,但常光滑,波及口颊粘膜,常有痒感,一般无全身症状。治宜养血滋阴润燥,方用滋阴除湿汤。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口吻疮候》:“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府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滓液相搏则生疮,恒湿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
《外科大成·唇部》:“唇风生下唇,发痒不痛,肿裂流水,由胃火上攻也”。
本页关键字:口唇湿烂 脾胃湿热 唇风 紧唇 渖唇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