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断复行
【概念】
经断复行,是指老年妇女月经已断绝一年以上,忽然又再行经的症状,俗称“倒开花”。《医宗金鉴》称“经断复来”,《傅青主女科》谓“年老经水复行”。临证时应当注意肿瘤引起的出血,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进行鉴别。本症最早见于《妇人大全良方》,此后各家对此均有详细的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肝肾阴虚经断复行:断经数年,忽然经血来潮,量少,色鲜红,面颊时有烘热或潮红,眩晕耳鸣,或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唇红口燥,舌嫩红,脉细数。
肝郁化火经断复行:经血忽来,量较多,色紫红或紫黑,质浓稠或夹有血块,心烦易怒,乳房胀痛,寐少梦多,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数。脾气虚弱经断复行:经血色淡,量少,面色白光白,肢体困倦,口淡无味,食少,或见浮肿,舌胖淡,脉沉弱。
湿毒下注经断复行:经血忽来,色暗红而浓.甚至五色杂见,奇臭难闻,口苦而粘,溲赤便秘,苔黄腻.脉弦细而滑。
鉴别分析
肝肾阴虚经断复行与肝郁化火经断复行:二者虽都是火迫血溢,但一虚一实,遇然有别。肝肾阴虚经断复行多因素禀阴虚,或房劳过度,阴不制阳,肝失所藏;或年高体衰,肝肾阴精本亏,复因纵欲伤精,引动相火内发,火迫血行所致。本证常见于性交之后,特点是:经血忽来,量或多或少,色红质粘,并见头晕耳鸣,预红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其脉必数而无力。治以滋补肝肾,凉血固经为主,方用益阴煎,或知柏地黄汤加龟板、女贞子、旱莲草之类;肝郁化火经断复行则由于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多见于平素性情暴躁的妇女,特点是:经血量较多,色紫红而稠,夹有血块,兼见胸乳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必数而有力。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丹栀逍遥散化裁。
脾气虚弱经断复行:由于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或忧思过度等原因损伤脾气,以致脾虚气陷,不能统摄营血而成。临床特点为:出血色淡而稀,肢倦神疲,食少胀胀,足胫浮肿,舌淡。治当健脾益气摄血,可用归脾汤加伏龙肝。
湿毒下注经断复行:多因多产胞室虚弱,或经行感受湿热之邪,或洗浴不洁,湿毒秽浊之气乘虚侵入,以致湿毒内蕴,流注下焦,冲任受灼,迫血妄行而致。特点是:血色暗红而污浊,且往往五色杂下,臭不可闻。治当清热利湿解毒,方用胜湿丸。总之,经断复行一症,临床因虚、因火者多,且多属虚火。然因实、因寒者也有所见。辨证的关键在于出血的色、质,并结合兼症综合分析,才不致有误。特别是部分富颈癌肿患者,常有经断复行之症,应注意及时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文献别录】
《傅青主女科·调经》:“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人谓老妇行经,是还少之象,谁知是血崩之渐乎!夫妇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竭,又不服济阴补阳之药,如何能精满化经,一如少妇。然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非精过泄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火交发,而血乃奔矣,有似行经而实非经也。此等之症,非大补肝脾之气与血,而血安能骤止。”
本页关键字:经断复行 倒开花 肝肾阴虚 肝郁化火 湿毒下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