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
【概念】
尿血,指血从小便排出,尿色因之而淡红、鲜红、红赤,甚或夹杂血块。
本症在《素问》称“溺血”、“溲血”,《金匮要略》则称“尿血”。
尿血与血淋概念不同。尿血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胀痛及灼热感;血淋则小溲滴沥涩痛难忍。《丹溪心法·溺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为二疰区别要点。
【鉴别】
常见证候
膀胱湿热尿血:小便短涩带血,色鲜红或暗红,甚或夹杂血块,伴尿道刺痛或灼热感,小腹胀满不舒,间有发热,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或薄腻,脉数。
肝胆湿热尿血:小便短赤带血,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身目发黄,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心火亢盛尿血:小便带血深赤伴灼热感,面赤咽干,口舌生疮,渴喜冷饮,心中烦热,夜寐不安,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
肾阴亏损尿血:小便带血鲜红,兼见头晕耳鸣,咽干,颧红盗汗,骨蒸潮热,精神萎靡,虚烦不寐,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脾肾两虚尿血:小便带血淡红,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纳减便溏,腰腿痠软,舌淡苔薄白,脉濡缓。
鉴别分析
膀胱湿热尿血与肝胆湿热尿血:均为实热证,系热邪偏盛迫血妄行所致。膀胱湿热尿血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恣食膏粱厚味,滋生湿热,湿邪挟热蓄于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腹胀满而尿道热痛,全身兼症较轻;肝胆湿热尿血多因肝胆湿热内盛,下注膀胱,故见发热口苦,恶心欲呕,胁肋疼痛,全身兼症较重。前者治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后者治以泻肝清胆、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酌加止血之品。
心火亢盛尿血与肾阴亏损尿血:皆为热证,系火扰络脉损伤所致。心火亢盛尿血,多因劳神太过,心火独亢,移热小肠,灼伤脉络,故见尿色红赤;肾阴亏损尿血,多因阴虚相火妄动,灼伤脉络,故见尿色鲜红或淡红。鉴别点在于:前者常伴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宜清心泻火、凉营止血,方用导赤散加味;后者常伴头晕耳鸣,骨蒸潮热,治宜滋阴益肾、安络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味。
脾肾两虚尿血:属阳气虚衰之证,多因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所致,故见小便频数而清长,血色多呈淡红。临床可结合脾肾两虚的兼症,进行鉴别。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固涩,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无比山药丸,酌加止血之品。
此外尚有瘀血内阻于膀胱,血不循经而尿血者,其特点为血色紫黯,常挟血块,兼见排尿不畅,轻度刺痛,小便混浊,并见瘀血兼症,治疗应分析因伤致瘀、气虚血瘀或寒凝血瘀等不同情况,采用活血祛瘀诸法。临床上,辨血尿颜色对鉴别诊断颇有帮助,如尿色紫红或鲜红者多为实热,淡红者多为气虚,鲜红而伴有骨蒸劳热者多为虚热,尿色紫黯则为血瘀。
【文献别录】
《类证治裁·溺血》:“如肺肾阴虚,口干腰痠,六味丸合生脉散。小肠火盛,血渗膀胱,导赤散。肝火脉洪,不能藏血,龙胆草汤加法。胆火溺血,头痛眩晕,当归散。溺血日久,肾液虚涸,六味阿胶饮……”。
《血证论·尿血》:“一内因,乃心经遗热于小肠,肝经遗热于血室。……治肝经遗热,其证少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是以血尿之虚证与女子崩漏之证无异,宜用四物汤加减治之。……又有肺虚,不能节制其下,以致尿后渗血者,审系肺阴虚,则兼气逆,痰咳,口渴等证,人参清肺汤主之。若肺阴虚,不能治下,则必有遗溺足冷,水饮喘嗽之证,甘草干姜汤治之”。
本页关键字:尿血 膀胱湿热 肝胆湿热 心火亢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