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症的命名与分类
痿病分类命名示意图
从痿症立论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现存历代医籍对痿症的命名与分类没有作统一规范。《素问·痿论》根据受病脏腑和五体相应的关系提出了以下观点:心气热生脉痿,肝气热生筋痿,脾气热生肉痿,肾气热生骨痿,并总名肺热叶焦而产生的痿症为痿譬。后代医家将《内经》上述论点归结为五痿,并以此作为痿症的命名与分类之依据。但也有提出与《内经》不同观点者。如元·朱震亨在《脉因证治》中称痿为软风,明·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了风痿、湿痿和热痿的概念,后来,清代的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进一步将方隅的观点予以发挥,提出痿症的病理关键是内热,因其兼挟标症的不同而又有湿热痿、湿痰痿、气虚痿、血虚痿、阴虚痿、血瘀痿、食积痿和痢后痿的区分,这是现存古医籍中依据痿症病因和病理特征对痿症进行最为细致的分类命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应用意义。
其后,清代秦皇士在其所著《症因脉治》中首次提出了外感痿和内伤痿的分类法,从而使痿症的分类较之前人更为全面。另外,秦氏在此书中所提筋挛一证,从其病因、病机和病理特征分析等诸方面来看,无疑是《内经》所提筋痿的别名。关于痿症的名称,还有痿厥(《医钞类编》)、瘫痿(《医林改错》)、缓风(《见智录续编》恽铁樵手稿)、冷麻风(《徐洄溪医案》)、骨软风(《赤水玄珠》)以及民间的风瘫、瘫痪等。实际上这些名称有的为痿症之异名,而有的仅指痿症的某一证型或某一症状,这种混乱状态,给痿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不便。为了便于对痿症进行辨证治疗,有利于增进对痿病的认识,从以下3个方面对痿病重新进行较为切合临床实际的分类命名。
按患病部位分:病在肢体者统称为痿躄;病在阴茎者称为阳痿。
按发病年龄分:阳痿只在成人发生,而痿躄则儿童与成人皆可罹患,且儿童痿躄发生的病因病机与成人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故当将痿躄按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痿躄(14岁以下)和成人痿躄。
以虚实为纲,对痿躄按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类:痿躄是痿病的主要病种,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病程往往迁延漫长,其预后如何与患病机体邪正力量对比状况直接相关。外感邪盛,机体正气未衰,此属实痿,起病多较急骤,治疗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预后可能良好;若邪盛伤正,或邪气不盛而正气先衰,或机体自身禀赋不足,脏腑气血诸虚劳损致痿者,此属虚痿,起病多隐袭,病程缓慢,治疗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预后每多不佳。故临床诊治痿躄时,首当辨分虚实,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辨证治疗,以从不同侧面来反映痿躄的本质。
本页关键字:痿症 痿病分类 患病部位 发病年龄 病因病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