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脏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代医家多借助五行生克乘侮的理论来阐述。然临床实际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现代人们主要立足于各脏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本身,来探究脏与脏之间的丰富联系,进而揭示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
虚不能养神舍魂,又可见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神志病变。另外,情志过极,易化火伤阴,常导致心肝火旺或心肝阴虚等证,表现出心烦不寐,喜怒无常,或急躁易怒,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休等神志失常的症状。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于肝,肝血瘀阻也可累及于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肾阴阳水火互制互济以及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方面。首先,心肾水火既济。心为阳脏,位居上焦,五行属火;肾为阴脏,位居下焦,五行属水。就阴阳水火升降理论而言,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故心火 (阳)必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 (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使心阳不亢。这种心肾阴阳上下交通相助,水火互济,从而使心肾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称为“心肾相交”,也叫“水火既济”。其二,心肾阳气互济。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阳,肾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温煦作用,心阳亦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命火充足则心阳旺盛;而心阳已如上述可以下温肾阳,心阳充足则命火不衰。其三,心肾精血互化。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心肾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四,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在病理情况下,若心火亢盛,下劫肾阴,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使心肾水火既济的正常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常表现出失眠、心烦、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不济”。其次,若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气内停,并上犯凌心,出现水肿,心悸怔忡,甚则喘咳不得卧,面舌青紫等症,称作“水气凌心”。另外,心血不足,血不化精,或肾精不足,精不生血,最终导致心神失养,髓海空虚,则见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症。

5.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两脏之间的协同促进。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特别是宗气的生成,须赖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气,二者相合积于胸中即为宗气。所以,只有在肺脾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的正常生成。故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曰:“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在水液代谢方面,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被称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液,水液的上腾下达,皆以脾为输转中心,被称为“水之中州”。肺脾两脏协同,是保证津液正常化生、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同时,肺之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两脏在津液代谢方面又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若脾虚生气不足,土不生金,常导致肺气虚;或肺病日久,耗气过多,子病及母,亦致脾气亏虚,最终表现出气短、懒言、食少、腹胀、神疲乏力、便溏的肺脾两虚之证。另外,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则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可出现咳喘痰多等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若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常,湿内聚困脾,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见食少、倦怠、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症。

6.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的相反相成、相互协调方面。肺居膈上,为五脏六腑之盖,五行属金,应少阴秋收之气,其气以下降为顺;肝位于下,主疏泄,五行属木,应少阳春

|<< << < 1 2 3 > >> >>|

本页关键字:五脏  脾胃  肾阴肾阳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脏腑之间的关系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 返回中医理论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