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
【概念】
疳积,是指小儿形体赢瘦,毛发干枯,头大颈细,腹胀肚大,大便不调的症状而言。
《古今医鉴》说:“病夫诸疳者,谓肥甘饮食之所致也,……。”
本证在古典医籍中,名称繁多,《医宗金鉴》有脾疳,心疳,肺疳,胃疳、肝疳等名称。现多以“疳积”统称之。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损伤疳积:面色黄白无华,形体赢瘦、毛发于枯,精神不振,饮食懒进、腹胀肚大,或食则呕吐,手足心热、焦急易哭,心烦口渴.夜眠不宁,大便溏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浊、或如米泔,舌苔浊腻,脉象濡细而滑或兼数,指纹淡滞。
病后失调疳积:面色萎黄,形容憔悴,毛发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饮食、食不消化,脘腹胀满,四肢不温,睡卧不宁,合目露睛,时有啼哭,哭声不扬,唇舌色淡,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鉴别分析
脾胃损伤疳积和病后失调疳积:两者虽皆为疳积,但病因病机不同,虚实各异。前者由于饮食失节、或暴饮暴食,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受损。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其化生之精微,以濡养脏府,充身泽毛。如恣食肥甘或啖生冷无度,损伤脾胃,使其运化职能失调,则水谷之精微来源匮乏,从而导致气血不足,脏腑肌肤失于濡养,因而出现面黄赢瘦,毛发干枯等症状。后者多因病后失于调养,或吐泻日久.或用药攻伐太过,气阴大伤,津液干涸,脾胃虚弱,失于滋养,而出现面色萎黄,形容憔悴,赢瘦如柴等症状。
二者皆为虚证,但脾胃损伤疳积是虚中夹实,因积滞日久化热,热蕴津伤,脾主湿、脾伤而湿不运,故出现湿热伤阴之象,其手足心热、心烦口渴、腹胀硬拒按,苔黄腻,小便黄浊,或如米泔为辨证要点。病后失调疳积乃属纯虚证,由于脾胃虚弱,饮食不得充养肌肤,气液日渐消耗,以致气阴两伤,失于荣润,故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合目露睛,毛发枯槁,虽有脘腹胀满,但多软而不硬,且喜揉按为特点。治则应根据体质和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兼施等法。如初期实象显著者,用消疳理脾汤加减;积滞化热者,用香连导滞汤;虚实兼见者,可用肥儿丸加减。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者,治以扶脾养胃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用人参启脾丸健脾理气消疳。
总之,本症表现虽多,但其主要病机是脾胃损伤、运化功能迟滞,水谷精微不能充养,气液匮乏,气血不荣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即可导致其它脏府功能失调,而出现疳证的症状:如面目爪甲青,眼眵泪涩难睁等为肝疳;面红目脉络赤,时时惊烦,口舌生疮等为心疳;面白气逆咳嗽,鼻颊生疮等为肺疳;面色黑黧,骨瘦如柴,足冷腹痛泄泻等为肾疳。还有诸如疳泻,疳肿胀,疳发热,疳痢,蛔疳以及鼻疳、牙疳等。分证虽多其根本在脾。在治疗各种疳证时,首先要顾及脾土的健运,这是治疳的关键。
【文献别录】
《幼幼集成·诸疳证治》:“凡病疳而形不魁者,气衰也。色不华者,血弱也。气衰血弱,知其脾胃必伤。有因幼少乳食,肠胃未坚,食物太早,耗伤真气而成者;有因肥甘肆进,饮食过餐,积滞日久,面黄肌削而成者;有因乳母寒热不调,或喜怒房劳之后乳哺而成者;有二三岁后、谷肉果菜恣其饮啖,因而停滞中焦,食久成积,积久成疳。复有因取积太过,耗损胃气,或因大病之后,吐泻疟痢,乳食减少,以致脾胃失养,二者虽所因不同,然皆总归于虚也。”
本页关键字:疳积 小儿形体赢瘦 脾胃损伤 病后失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