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蛲虫症
【概念】
小儿蛲虫症,是指蛲虫寄生在肠道下端,常于夜间从肛门爬出而引起的疾病。
蛲虫俗称“线虫”,在古典医籍中记载比较统一。自隋代《诸病源候论》以后,历代医家都以“蛲虫”命名,只有宋代医家有“肾虫”的记载。目前临床上均称“蛲虫”。本篇着重介绍蛲虫在肠道内寄生所引起的症状及鉴别。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蛲虫扰动症:脾胃虚弱蛲虫易于滋生,下乘大肠、谷道、肛门,而见肛门奇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脐腹隐痛,纳食呆少烦躁不安、夜惊等。
气血损伤蛲虫扰动症:蛲虫病久,扰乱脾胃运化,引起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诸症。久之气血损伤,而见肌肤消瘦,面唇淡白,夜卧不安,脱肛等。
鉴别分析
脾胃虚弱蛲虫扰动症与气血虚损蛲虫症,同属虚症,前者因为脾胃虚弱,至使蛲虫易于滋生,虫生过多,下乘大肠、肛门。蛲虫扰动而见夜间肛门周围奇痒,往往波及会阴及臀部,女孩因蛲虫爬向前阴而见阴痒;后者因为蛲虫病久,脾胃运化失常,荣养不足,损伤气血,而见面黄肌瘦,纳食呆少,小儿体重不增或减轻,脂肪减少,肌肉松弛,面色苍白,甚而中气不足,脱肛等。两症同时伴有蛲虫症的共同特点,脐腹隐隐作痛,乍痛乍止,来去无定,痛时伴肠鸣,吐涎,或遗尿,或尿频尿急,睡时磨牙,嗜食异物,面部可见白斑巩膜蓝斑,唇内有粟粒状颗粒,以及舌两边及舌尖部有乳头状斑点等。治疗当采取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以杀虫驱虫为主要治法,只要蛲虫被驱除,其他症状可逐渐缓解,常用方剂有内服蛲虫散,外用百部或大蒜煎水灌肠,或用胡粉散外搽肛门等。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蛲虫候》:“蛲虫犹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动甚者,则成痔瘘……诸疮。”
本页关键字:小儿蛲虫症 蛲虫 肾虫 脾胃虚弱 气血损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