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蜀本草》:附子、乌头、天雄、乌喙、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裛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并不及前法。
2.《本草图经》: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侧子生键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籽,至次年八
【拼音名】Fù Zǐ
【英文名】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Daughter Root, Prepared daughter root of Common Monkshood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采收和储藏:6月下旬至月上旬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取子根(附子),去掉须根,即是泥附子,需立即加工。
【原形态】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性状】
1.性状鉴别 (1)盐附子圆钳子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弃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筋脉(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以个大、质坚实、灰黑色、表面光滑者为佳。
(2)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2-5m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筋脉(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以片大、均匀、棕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3)白附片 为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3mm。
以片匀、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2.显微鉴别 乌头(侧根)横切面:后生皮层最外为1列黄色木栓化细胞,其余为8-9列扁缩的细胞,壁黄色,木栓化,有少数石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较小。韧皮部占大部分,细胞中含淀粉粒,散有小形筛管群;偶见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形成层环略呈五至七角形。木质部能常位于形成层角隅的内侧,导管略呈V形或放射状排列;木薄壁组织较发达。髓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粉末特征:灰黄白色。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少数长圆形,直径2-20μm,脐点呈点状、十字状、人字状;复粒由2-7粒或更多复合而成。②后生皮层碎片少见,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胞腔内含棕色物。③石细胞少见,散在,直径约53-125μm,纹孔明显。④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48μm。制附片主为含糊化淀粉粒的薄壁组织碎片。
【化学成份】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
本页关键字:附子 肢冷脉微 阳痿宫冷 心腹冷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