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毛倒睫
【概念】
拳毛倒睫,是指睫毛倒入,内刺睛珠,涩痛流泪,羞明难睁渐生翳膜而言。
本病《银海精微》称“拳毛倒睫”;《原机启微》称为“内急外弛之病”。《普济方》则称“倒睫拳挛”;《审视瑶函》、《医学纲目》均称“倒睫拳毛”;《中医临证备要》称为“睫毛倒入”。此外,尚有“拳毛倒插”之称等。今都简称为“倒睫”。
倒睫常是“睑生椒粟”、“睑弦赤烂”等眼病后期的并发症,因此在辨证论治时必须兼顾其他眼病。
【鉴别】
常见证候
风热内积倒睫:主要临床表现为目红涩痒,羞明多泪,睑肿紧急,睫毛倒入,内刺睛珠,刺痛流泪,频频扎目,舌红,脉数。
肺脾气虚倒睫:表现为胞睑微微作痒,时轻时重,睫毛一根或数根拳曲倒入,重者皮宽弦紧,内急外弛,睫毛大部倒入,内剌瞳仁,刺痛流泪,羞明难睁,体弱乏力,少气,舌淡,脉弱。
鉴别分析
风热内积倒睫:多由脏腑久积风热,内熏肝脾,上冲于目所致。《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说:“倒睫拳毛之证,由皮松弦紧,故拳毛倒睫,内刺睛珠,碜涩难开,眼胞赤烂,痒而兼疼。此乃脾热肝风,合邪上壅所致。”因于风热而起,倒睫兼见红肿痒痛流泪是鉴别要点。治宜疏风散热,方选细辛汤。
肺脾气虚倒睫:多由脾肺气虚,气血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于胞睑,皮毛筋脉失养,皮宽弦紧,内急外弛,导致本症。《银海指南·脾经主病》说:“上睥宽纵,拳毛倒睫红痛,属肺气虚兼风,不红痛属中气下陷。”本证因脾肺气虚所致,故倒睫红肿痒痛不明显为鉴别要点,兼见体虚气弱。治宜补益肺脾之气,方选补中助阳汤。
此外本症若病情较重,或因椒疮粟疮之疤痕收缩,或睑弦赤烂睫毛乱生所引起者,如服药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
【文献别录】
《审视瑶函·脾病》:“此症皆由目病妄称火眼,不以为事,或酒或欲,或风霜劳苦,全不禁忌,致受风邪,皮松弦紧,毛渐倒睫,未免泪出频频,拭攘不已,便自羞明,故毛渐侵睛,扫布云翳,以药治最难,不得已用法夹之,如夹定以敷药为主,俟夹将落,即敷其痕,可保,不然依然复旧,其功费矣。”
本页关键字:拳毛倒睫 睫毛倒入 银海精微 倒睫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