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生肉
【概念】
胞内生肉,是指胞睑之内,瘀肉高起,渐渐长大,甚至掩及全目而言。若生于睑眦之内,形如鸡冠蚬肉者,称为“鸡冠蚬肉”。
本症,《渚病源候论》称为“目息肉淫肤候”;《世医得效方》称为“鸡冠蚬肉”;《石室秘录》称为“眼生长肉”。此外尚有“眼生肉线”“奚魁蚬肉”“眼祟”等病名。
“胬肉攀睛”与本症虽都是胞睑之内生肉,但前者是从眦角发出,似昆虫翼状,横贯白晴,渐侵黑睛,多因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气滞血瘀所致,与本症在病因,病证方面都有区别,故另辟专文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风热壅盛胞内生肉:主要临床表现为,胞睑之内,瘀肉高起,渐渐长大,色红如鸡冠.似规肉,甚者掩及全目。头目胀痛,形寒身热,舌红,苔薄白.脉弦效或浮敛。
阴虚火炎胞内生肉:表现为胞睑之内所生瘀肉色淡而薄,发展缓慢,红筋乍起乍退,微感涩痒,五心发热,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鉴别分析
风热壅盛胞内生肉:主要是由脾胃积热,肝风上冲所致。《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鸡冠蚬肉之证……此乃脾胃积热,肝风上冲所致。”风热搏结胞睑,气血瘀滞,则胞内生肉。因于实热,故瘀肉色红似鸡冠,如蚬肉。如夹肝风上冲,则头目胀痛,脉弦数或浮数。治宜先用手法钩割后,再服清热祛风之剂,方选抽风汤。
阴虚火炎胞内生肉:多因劳损体亏,肾阴不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而成。水亏于下.火炎于上,为无根之火,是谓虚火。虚火上扰,气血瘀滞,故瘀肉薄而色淡,且发展缓慢。正邪盛衰,随天地阴阳而动,适其时正复邪衰,则病有所退,逆其时邪盛正衰,则病有所进,故红筋乍起乍退。阴虚则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等症。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目息肉淫肤候。息肉淫肤者,此由邪热在脏,气冲于目,热气切于血脉,蕴积不散,结而生息肉,在于白睛肤睑之间,即谓之息肉淫肤也。”
《银海精微·鸡冠蚬肉》:“眼内生虚肉,形似鸡冠规肉者何也?脾胃受风热,火旺脾土燥热也。治法,年少者,只宜泻脾胃本脏,若脾胃衰不受寒凉者,宜泻子泻母之法。泻本脏用三黄汤加寒凉剂,泻子用泻肺汤,泻母用八正散、泻心汤主之。”
本页关键字:胞内生肉 鸡冠蚬肉 风热壅盛 阴虚火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