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
【概念】
妄想,是一种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病态思维,虽缺乏事实根据,但病者坚信其正确而坚持己见。常见于癫证,狂证,百合病等精神疾患。
本症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巅狂》曰:“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描述了狂病患者自命清高的一种妄想表现。妄想常与妄听、妄视等幻觉同时出现。
【鉴别】
常见证候
痰火内扰妄想:性情急躁易怒,行为冲动,胡言乱语,夸大妄想,或登高而歌,或弃衣而走,面红目赤,眩晕头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效。
痰气郁结妄想: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呆滞,活动迟缓。疑虑过度,或忿不欲生,自罪自责,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或沉缓。
气滞血瘀妄想:情绪不稳,行为幼稚或愚蠢,胸胁满闷,周身不适,面色晦暗.妇人则经少色暗,或有痛经、经闭。舌暗少苔,脉涩或弦。
阴虚火旺妄想:情感平淡,情绪焦虑紧张,烦躁不眠,病情迁延不愈,大便干燥,小便短赤,颧红,口干耳鸣,手足心热,舌红无苔或舌绛苔剥,脉细数。
气血两虚妄想:情感淡漠,神思恍惚,反应迟钝,思维贫乏,面色无华或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鉴别分析
痰火内扰妄想与痰气郁结妄想:二证都与痰密切相关,但前者痰火为害,邪气亢盛,后者痰郁为患,心脾两虚。前者平日痰火素盛,性情怠躁,阳气偏亢,又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阳气暴涨,鼓动痰火二邪内扰神明,故见行为冲动,胡言乱语,夸大妄想等精神失控之症,甚则狂躁易怒,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怪异行为。肝经郁滞,痰火上扰清窍故见两胁胀痛,面红耳赤,眩晕头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后者宋体禀赋不足,或劳心思虑日久,肝气郁结,伤及心脾,脾虚则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心神无主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活动迟缓,心烦失眠,倦怠无力。痰湿内扰.痰迷心窍,则见妄想等精神异常的表现。痰湿中阻则纳呆便溏,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或沉缓均为脾虚失运,痰湿内阻之象。痰火内扰妄想治宜涤痰泻火、清热安神.方用滚痰丸合当归龙荟丸。痰气郁结妄想治宜疏肝健,祛湿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减。
气滞血瘀妄想:情志抑郁,思虑过度,气滞血瘀,清窍失养, “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故见情绪不稳,行为幼稚或愚蠢。瘀血内阻,心神失宁故猜疑妄想。周身不适,面色晦暗,舌质暗,脉涩为气虚血瘀之象。在女子则痛经,闭经,经少色暗。治宜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方选丹栀逍遥散、囊狂梦醒汤等。
阴虚火旺妄想与气血两虚妄想:二者都见于病程日久,都有情感淡漠。但一阴一阳,较易辨别。前者阴不足则不能制心火,虚火上扰,心神失养故妄想幻觉。大便干,小便短赤,颧红,口干耳鸣,手足心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皆为阴虚火旺之象。后者久郁不解,伤及脾肾,气血两虚,故见反应迟钝,思维贫乏,妄想。面色无华或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虚衰,气血两虚之象。二证治法,前者宜滋阴降火,安神定志。方用大补阴丸合定志丸;后者宜健脾温阳,益气养血,方选附子理中丸合归脾汤。
总之,妄想一症,既可见于癫,也可见于狂。病在早期阴阳易辨,且多由痰作祟。病程日久,其证多虚,或阴虚,或阳虚,又多挟瘀。
【文献别录】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芒芒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丹溪手镜·癫狂》:“视听言语皆有虚妄”。
《辨证奇闻》:“发癫不识羞,见男如饴,见女甚怒,甚至赤身裸体”。
本页关键字:妄想 病态思维 癫证 狂证 百合病 气血两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