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萎不长
【概念】
妊娠四、五月后,妊娠腹形小于相应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
本症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为“妊娠胎萎燥”;《妇人大全良方》称为“妊娠胎不长”。
“胎萎不长”应与“胎死不下”区别,本症为腹形虽小,但胎儿存活,胎动存在,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孕期胎死腹中不下,则胎动停止,腹部不再增大,反而缩小。通过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鉴别】
常见证候
肾气亏虚胎萎不长: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腰膝痠软,头晕耳鸣,或形寒畏冷,手足欠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气血两虚胎萎不长: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阴虚血热胎萎不长: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颧赤唇红,咽干喜饮,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舌红,苔少,脉细数。
气滞血瘀胎萎不长: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胸胁胀闷,或有腹部胀痛或刺痛,肌肤干燥或甲错,口干不欲饮,舌黯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涩。
鉴别分析
肾气亏虚胎萎不长与气血两虚胎萎不长:二者同为虚证。肾气亏虚胎萎不长,因素禀肾虚,或房室不节,损伤肾气,肾气虚弱,精血不足,胎失滋养,而致胎萎不长;气血虚弱胎萎不长,因素体气血不足,或眙漏下血日久,耗伤气血,冲任气血不足,胎失濡养,而致胎萎不长。肾气亏虚者,腰膝痉软明显,且伴有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肾虚证候,肾虚阳气不足,则见形寒畏冷,手足不温等症状;气血两虚胎萎不长,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等气血不足之表现。在治疗上,前者宜补肾益气,方用寿胎丸加党参、熟地、枸杞子;后者宜补气养血,方用八珍汤或胎元饮。
阴虚血热胎萎不长:多由孕妇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或孕后过食辛辣及辛热药物,以致热邪灼伤阴血,胎为热邪所伤,又失阴血的濡养,因而导致胎萎不长。其临床特点是:颧赤唇红,咽干喜饮,手足心热,烦躁不安,舌红,脉细教。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育胎,方用保阴煎加枸杞子、女贞子。
气滞血瘀胎萎不长:因素性抑郁,孕后情志不遂,气滞血瘀,冲任不畅,胎元失养,故使胎萎不长。其临床特点是:胸胁胀闷,腹部或有胀痛及刺痛,肌肤干燥或甲错,口干不欲饮,舌质黯,脉沉弦或涩。治宜理气活血,佐以养血安胎,方用益母丸。
胎之在胞,全赖血气以养。《胎产心法》云:“凡长养万物,莫不由土,故胎元生发虽主乎肾肝,而长养实关乎脾土。”故治疗宜重在补脾胃,益气血,养胎元。
【文献别录】
《景岳全书·妇人规》:“胎不长者,亦惟血气之不足耳。故于受胎之后而漏血不止者有之,血不归胎也;妇人中年血气衰败者有之,泉源日涸也;妇人多脾胃病者有之,仓廪薄则化源亏而冲任穷也;妇人多郁怒者有之,肝气逆则血有不调,而胎失所养也。或以血气寒而不长者,阳气衰则生气少也;或以血热而不长者,火邪盛而真阴损也。”
本页关键字:胎萎不长 妊娠腹形 妊娠胎萎燥 肾气亏虚 气血两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