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概念】
排便不能自控,滑脱不禁,甚则便出而自不知者称为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古代医籍中尚无专文论述,或称“滑泄”;或称“大便滑脱”;或称“遗矢”,都是指大便失禁而言。若便次繁多,但自己尚能约束,或肛部手术后而大便失禁者,均不属本症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多见于疫毒痢患者,起病急骤,下痢脓血鲜紫或呈血水样便,高热烦躁,口渴,甚则痉厥神昏,大便自遗,舌红苔黄,脉洪效或滑数。
脾肾阳虚大便失禁:泄痢日久,便次频繁,肛门失约,时时流出粘液便,形寒怯冷.四肢不温,食少腹胀,腰痠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或滑,脉沉细。
气盘下陷大便失禁:大便时时流出而己不知,甚至脱肛不收,形体消瘦,精神委顿,食欲呆滞,纳后脘闷,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咣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鉴别分析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常见于疫毒痢高热神昏之时。疫疠之邪,其性暴戾,伤人最速。湿热毒疫,蕴结肠道,正气内溃,正不胜邪,热毒内陷心营,窍闭神昏,大便自遗。其临床特点参见大便脓血条,治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方选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化裁。窍闭神昏加用安富牛黄丸或至宝丹。
脾肾阳虚大便失禁与气虚下陷大便失禁:二者都是虚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但病因病机不同,一是阳气衰微,一为中气下陷。脾肾阳虚者,多见于久泻久痢患者,或五更泄泻日久,损伤脾肾。脾阳不振,中宫虚寒,健运无权;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而化精微,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等睥肾阳虚症状明显。治以温补脾肾为主.佐以收涩固脱,方用六柱饮加肉桂、干姜、赤石脂。中气下陷者,常见于年老体弱,久病不愈者,脾气日衰,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致大便失禁。治宜补中益气,升举固脱,方用真人养脏汤加黄芪、干姜。
热毒炽盛大便失禁为里实热证,中气下陷与脾肾阳虚大便失禁为里虚证,阳虚者兼见寒象,气虚者尚无寒象,但气虚失治,可以发展为脾肾阳虚。
【文献别录】
《圣济总录》:“大肠为传导之官,掌化糟粕,魄门为之候。若其脏寒气虚,不能收敛,致化糟粕无所制约,故遗矢不时”。
本页关键字:大便失禁 热毒炽盛 脾肾阳虚 气盘下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