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症状大全 --> 儿科症状 --> 囟门下陷

囟门下陷

囟门下陷,即囟陷;若因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囟门下陷显著,甚至如坑者,则为囟陷。

【概念】

囟门下陷,即囟陷。《育要家秘》说:“囟陷者,谓囟门陷下成坑也。”

小儿在生后六个月内,前囟微陷,不作病态。若因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形瘦皮薄,而见囟门露见者,也非囟陷。若因胎禀不足或久泻慢惊之后,囟门下陷显著,甚至如坑者,则为囟陷。如枕部同时下陷则谓之枕陷,其症尤为严重。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肾阳虚脑髓失充囟陷:小儿囟门显著下陷,或如坑状,面色萎黄,神少气短,形体赢弱,不思饮食,四肢逆冷,或兼便溏,舌质淡白,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

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陷:囟门下陷,甚则如坑,泻痢暴作,或久泻不愈,身热尿频,渴饮水浆,目眶凹陷,形体干瘦,舌红无津,脉沉细数,指纹紫滞。

鉴别分析

睥肾阳虚脑髓失充囟陷:多见于先天胎禀肾阳虚弱,或病久伤阳,或过用寒凉攻伐之患儿,以致脾肾阳虚脑髓失充,除见囟门低陷外,并见面色咣白,神气惨淡,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甚至枕部也见下陷,舌质淡白,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等阳虚之证。治宜培元固肾,温阳益髓,方用固真汤,并用乌附膏外敷囟门陷处。

气液耗损真气下陷囟陷:多见于病久阴伤,或暴泻伤及气血津液的婴儿,诚如《育婴家秘》所说:“大病之后,津液不足,真气下陷成坑窟。”故并见有目眶凹陷,皮肤干燥灼热,舌红无津,指纹紫滞等症状。宜急扶元气,举陷救津,可选用调元汤加升麻

【文献别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有囟陷者,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或曾服用清药以利小便,或本怯气弱,或别病缠绵.皆使脏虚而不能上荣于囟,故令囟陷也。”

本页关键字:囟门下陷  囟陷  脾肾阳虚  气液耗损真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囟门凸起        下一篇:胎弱

>> 返回儿科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