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学说的起源及发展
七情诊断和治疗是中医历史悠久的特色疗法之一。《黄帝内经》中把情志分类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称作“七情”。中医学家在长期现象观察与临床实践中,通过对情志疾病现象的把握,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与疾病之间建立相应联系,掌握了七情致病的病机和七情治病的原则,并灵活地运用从而治疗相应病症的方法。从先秦到清末七情学说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完善和确立地位四个阶段。
一、七情学说的萌芽和雏形阶段(先秦至三国)
先秦时期中医医学体系尚未建成,关于情志方面的记载也多散见于各部著作,因此也可称之为“诸子散载时期”。《山海经》中记载有 38种疾病,其中就有狂、痴等情志疾病。这一时期对于情志的记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对精神活动的客观认识、对心理因素致病的论述、对心理治疗的论述和记载、对预防心身疾病的论述。
据考证,《黄帝内经》162 篇中,从篇名到主要内容讨论到心理学有关问题的多达 32 篇,共计236 个词条(中心词要目),并多次提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内容涉及情志致病的达 129 篇之多 ,占全书的 72.9%。而《难经》对《黄帝内经》中的病因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与补充,特别强调了忧愁思虑恚怒的病因学意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因情志因素而致病 3 例(12%,男 2 例,女 1 例)。疾病发生过程中有心理异常者 7 例(28%,男 4 例,女 3 例)。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思想,也充分考虑到了心理因素。研究表明,《伤寒论》全书共 398 条,以心理因素作为病因之一,以异常的心身现象作为主证之一的条文有 40 条,占 10%。条文中涉及到有关心理现象 88 条,占22%。《伤寒论》方剂共 l13 方,以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之一或以心身病证为主证之一的方剂有 20方,占18%。原文中涉及到有关心理问题 34 方,占 30%。
《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华佗给一郡守诊病:“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吐黑血数升而愈。”这一病案反映当时华佗已经用七情理论来治疗疾病了,怒则气上,华佗通过激怒郡守来帮助他排出体内淤血上吐而出使其痊愈。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关于情志病及精神活动的记载多散载于不同著作,虽则七情学说尚未正式提出,但已可见萌芽与雏形。而《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三部著作对七情的阐释使得七情学说达到了发展后的第一个高潮,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七情学说的初步形成时期(两晋 - 五代)
在《黄帝内经》《难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这一时期七情学说不断发展。在医学理论方面虽然没有超越《内经》时代,但却通过注释的方式,对原有理论进行了充实与发挥。这一时期,医家空前重视对《黄帝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疾病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留下了很多对后世有启迪意义的见解。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关于情志致病因素注释有“夫病生之类,共有四焉,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二者不因气动而外有所成,三者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始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者,谓留饮滞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也。”把“悲恐喜怒,想慕忧结”等情志活动明确作为“病生于内”的致病因素之一,为后世中医病因学的“三因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很重视情志病因,并将其概括为“七气”,言“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柈,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此皆七气所生”。全书共 50 卷,记载证候 1739 个,其中涉及到心理证候达 106 个。唐代孙思邈认为心藏神,为五神之首,当情志过度时,容易造成心病的诸多症候。另外孙思邈十分注重情志养生即“养性”。
总体上这一时期七情学说并没有新的理论出现,但是却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补充与丰富,由于儒、道、佛三家的发展,文人志士们对于修身养性也越来越重视,即对于情志养生的重视。
三、七情学说的成熟完善时期(宋金元)
宋金元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由于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前代的积累,奖
励政策以及各民族之间和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科举考试方法的改进等,都为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医学也迎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说”,将七情内伤定为致病因素之一,与外因、不内外因统称三因,标志着七情学说的成熟与定型。到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也为情志学说补充了新的内容。刘完素创造性地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并对七情病机进行了独到的阐释与解说,开金元时期各家争鸣的先河。张子和则将七情病机与临床实践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认识到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与情志有关系。他对于七情的认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使七情学说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堪称七情学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李东垣在内伤脾胃的原因中提到了情志刺激,在分析各种病因时指出情志往往成为诱因,在提到脾胃先虚致病时再次强调了情志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补土派防止情志病的特点。朱丹溪善于运用情志疗法,留下许多情志治疗医案,并倡导收心养性,提出“饮食箴”“色欲箴”,如此才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情志病案。例如《儒门事亲·内伤形》中记载一病人:“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便觉心痛……戴人至,适巫者在其傍,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病人由于大悲之情导致心下结块并见心痛,悲为肺志,五行属金,喜为心志,五行属火。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以心火克肺金,用情志相胜的方法治疗情志疾病正是本案的治病原理。通过使病者转悲为喜,兴其心火,从而使结块消,大痛去。
这一时期的医家普遍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不同的病因阐释角度,使七情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七情学说也迎来了发展上的第二个高潮。
四、七情学说的地位确立时期(明清)
这一时期陈无择的“三因说”受到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在各部医学著作中七情学说的内容均可见。万全的《幼科发挥》共记载了 1l8 个医案,其中心理病证 17 例,占 14.4%,以七情为病因者7 例,占总案数的 5.9%,心理治疗 5 例,占 4.2%。张景岳在《类经》中专列“情志疾病”29 条,对情志病做了较全面的概括;《景岳全书》中也对“郁证”“癫狂”等典型情志病做了专门列述。傅青主擅长妇科,认为妇女尤其是在“七七”之际的妇女尤以情志病多见。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大量情志病的的医案,显示了他不仅对情志因素很重视而且颇有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便血篇》中记载一个病案:“某,凡有痔疾,最多下血。今因嗔怒,先腹满,随泻血,向来粪前,近日便后。是风木郁于土中,气滞为膨,气走为泻。”可见情志太过会引发气机改变,气机升降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本案中怒属肝,五行属木,过怒肝火盛,伤及脾土,使本有痔疾的患者病情加重。
这一时期的七情学说在理论上没有发展,但是却在临床实践中检验了它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从而使得七情学说成为一门临床上有实践意义的学说。纵观七情学说的发展史,从一开始“诸子散载时期”的零星记述,到《黄帝内经》中的首次提出“七情”,《伤寒杂病论》的情志辨证论治,直至《诸病源候论》正式将七情内伤作为三大致病因素之一,经金元四大家的完善和丰富、明清时期医家的临床检验,七情学说的产生—发展—成熟—完善过程,经过了一个漫长时期的检验。中医七情学说在容纳西方心理学之后产生的“中医心理学”已经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组织系统、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调查科研、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已经从极个别、零星自发的研究走向系统研究,说明了中医七情学说是一个可发展可完善的多元化学说。这样的一个学说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也是重大的,情志既可以致病又可以治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大喜大悲,通过调整自己的情志状态来预防或治疗疾病。在生活不顺或情志不遂的时候,可以选择听音乐、看喜剧电影或者旅游等方式来纾解心中的不畅,防止悲久伤肺。或者在生病时不要太悲观,保持积极的心态,能促使疾病往预后更良好的方向发展。中医七情学说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它的其他内涵也亟待我们去了解和挖掘。
本页关键字:七情学说 黄帝内经 诸病源候论 中医学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王肯堂与《三希堂法帖》 下一篇:晨斋枸杞一杯羹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