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
【概念】
妊娠足月临产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者,称为“难产”。历代文献关于难产的论述颇多,《诸病源候论》称之为“产难”;杨子建《十产论》中记有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碍产、盘肠产等,均属难产范围。难产有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儿、胎位异常等原因,本文只讨论产力异常引起的难产,因产道异常、胎儿及胎位异常引起的难产,均非药物所能解决,须及时手术助产为宜。
【鉴别】
常见证候
气血两虚难产:产时阵痛微弱,宫缩不强,产程过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努责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大或细弱。
气滞血瘀难产:临产时腰腹持续胀痛,疼痛剧烈,宫缩无规律,无推力,久产不下,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舌紫黯,苔白,脉弦大或紧。
鉴别分析
气血两虚难产:孕妇紊体虚弱,气血不足,或临产用力太早,耗气伤津,气血虚弱,冲任不足,胞宫无力运胎,以致难产。其临床特点为:阵痛微弱,‘努责无力,并兼见气血虚弱之虚证征象,如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治宜补气养血,润胎催产,方用送子丹。
气滞血瘀难产:孕妇素多忧郁,或安逸过度,气血运行不畅;或临产忧惧紧张,气结血滞;或产时感寒,寒凝血滞,气机不利,皆使冲任不畅,胞官瘀滞,不能运胎外出,以致难产。其临床特点为:腰腹持续胀痛,疼痛剧烈,久产不下,并兼见气滞血瘀之实证征象,如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等。治宜行气化瘀,滑胎催产,方用催生立应散或陈氏七圣散。
【文献别录】
《保产要旨》:“难产之故有八:有因子横子逆而难产者,有因胞水沥干而难产者,有因女子短小或年长遣嫁、交骨不开而难产者,……有因体肥脂厚、平素逸而难产者,有因子壮大而难产者,有因气虚不运而难产者。”
《济阴纲目》“大全云:妇人以血为主,惟气顺则血和,胎安则产顺,今富贵之家,过于安逸以致气滞而胎不转,或为交合,使精血聚于胞中,皆致产难,若腹或痛或止,名日弄胎,稳婆不悟,入手试水,致胞破浆干,儿难转身,亦难生矣。凡产直候痛极,儿逼产门,方可坐草。”
本页关键字:难产 气血两虚 气滞血瘀 诸病源候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