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基本概念
“癌症”亦称“恶性肿瘤”,中医学归属于癥瘕、积聚、噎膈、反胃、瘿瘤等证范畴。祖国医学对癌症的认识渊源久远,早在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
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由于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力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临床表现为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其特点是癌细胞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大量消耗患者体内营养物质,并释放多种毒素,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最终由于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来讲,癌症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过程复杂而漫长。
2、基本认识
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治病的理论和方法奇妙而独特,没有任何一个古老的医学体系能望其项背,当今,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各种治疗手段参与的综合治疗,而目前在很多医院中医中药的治疗仅侧重于“减毒增效”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但中医药理论体系完整,博大精深,治疗方法灵活多样,对于治疗某些疾病如流痰、走注、顽疮、恶癣等,效果肯定,是现代西医药无法实现的,可见中医中药的明显优势。中医中药在培元固本,活血化瘀,抗癌解毒等方面的作用独具特色,临床应用中医中药治愈各种“癌症”的也不乏其例,但仍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推广价值。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辩证论证的原则,正好对应“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因基础,综合运用“四诊”、“八纲”理论依据,分清脏腑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痰湿等,进行整体调整,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魄强健,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真正效果。
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生是由于身体内部环境紊乱引起的,如果改变这种环境或状态,去除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条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自然受到抑制,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的调整恰恰是中医的长处。我们注意到,临床上存在许多年老体弱或因其他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也有手术后复发或经多次放、化疗后肿瘤再次生长且出现耐药的患者,也有很多一经发现即处于广泛转移的晚期患者,而解决这些同题恰恰是发掘中医中药的潜力所在。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毒副作用小,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不高,耐受性好,且疗效持久。中医对于中药的煎煮方法十分讲究,膏、丹、丸、散等剂型多样,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灵活、多样、适用。
此外,肿瘤患者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帮助患者克服恐癌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通过适当锻炼,外养形体,内调身心,促进康复。
中医重视预防,主张早防早治,提倡养身保健,强身健体,强调整体观念,辩证施治,临床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
本页关键字:癌症 恶性肿瘤 癥瘕 积聚 瘿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名家谈肿瘤之程书钧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养生
- 望都县中医医院开展一氧化氮检测新技术
- 谈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耳朵常年露在外 日常“护耳”很关键
- 冬日“艾灸养阳”有诀窍 你必须了解的艾灸知识
- 临床上乳腺癌应与5类疾病相鉴别
-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与诊断要点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