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冷
【概念】
阴冷,又称阴寒,系指自觉前阴寒冷。《金匮要略》称“阴头寒”,《诸病源候论》谓“虚劳阴冷”。《张氏医通》、《沈氏尊生书》等称为“阴冷”。均指男子前阴包括阴茎、阴囊自觉寒冷而言,至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所载“妇人阴寒”,则不属本症讨论范围,可参阅妇人阴冷条。
【鉴别】
常见证候
命门火衰阴冷:阴器觉冷,病程长久,兼有腰膝无力,肢凉畏寒,甚或水肿,短气,精神倦怠,面色白光白,五更泄泻,尿清长,阳痿,遗精,疝气,舌淡胖润或有齿痕,脉沉迟或芤。
肝经湿热阴冷:阴冷而兼汗出,阴囊湿痒,臊臭,或早泄,阳痿,烦闷,口苦,口渴,尿赤或淋浊茎痛,便干,舌苔黄,脉弦。
鉴别分析
《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阴冷由于“阴阳俱虚弱故也。肾主精髓,开窍于阴,今阴虚阳弱,血气不能相荣,故使阴冷也。久不已,则阴萎弱。”阴冷为肾气不足所致,然以命门火衰者多见,且是阳痿,遗精,疝气,囊缩等症的早期症状,或是伴随症状。缘其病因,多为房劳伤肾,或因失血、下利清谷等致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阴器所造成。症状较轻者,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云:“夫失精家,少愎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芤迟,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用天雄散加减,以散寒固精。肾阳不足见症明显者(肢凉畏冷,短气,腰膝无力,精神倦怠,尿清长,阳痿,遗精,舌胖润,脉沉迟)用金匮肾气丸加鹿茸,以温补肾阳。甚者阴冷如冰,寒疝囊缩,则应温阳散寒,方用十补丸、或吴茱萸汤加减。
命门火衰阴冷是由于肾之元阳不足所致,其表现是一派虚寒证,治宜温补固涩,与肝经湿热阴冷判然不同。肝经湿热阴冷则以清利肝经湿热为治,正如《张氏医通·前阴诸疾》所言:“阴痿弱而两丸冷,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臊气,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亦冷,此肝经湿热,宜龙胆泻肝汤、柴胡胜湿汤选用”。
【文献别录】
《仁术便览·痿病》:“补肝汤治前阴如冰冷,并阴汗。”(方用黄芪、人参、于葛、茯苓、猪苓、升麻、柴胡、归身、羌活、连翘、黄柏、泽泻、苍术、神曲、知母、防风、陈皮、甘草)
本页关键字:阴冷 阴寒 前阴寒冷 命门火衰 肝经湿热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