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点穴治疗乳痛
1.病因
本病多发生于女性,多由情绪不畅,气刺乳痛,或气血郁结所致。
2.症状
乳房局部有结块,持续疼痛,时轻时重,不敢触及或用手抚摸、接触,摸则痛更甚。
3.辨证施治
女性乳痛,除哺乳期诱发炎症者外,一般为气血郁结疼痛,皮下有结块,皮肤不变色,此为气滞痰结。点穴治疗,以调经为基础,并结合理气活血。哺乳期乳痛,为湿热相结,故而肿胀发热。治此宜利湿解热。结块不红,为气滞痰结。要利湿理气,以达化痰舒结。
配穴与手法:
1.第一组:大椎穴(泻)、内关穴(补)、列缺穴(补)、大溪穴(补)、内庭穴(泻)、三阴交穴(补)、阴陵泉穴(泻)、足三里穴(补)、期门穴(泻)、肺俞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承山穴(泻)。
2.第二组:内关穴(补)、合谷穴(泻)、列缺穴(补)、太溪穴(补)、三阴交穴(补)、阴陵泉穴(泻)、足三里穴(补)、膻中穴(补)、巨阙穴(补)、中脘穴(泻)、关元穴(补)、期门穴(泻)。乳根穴,用五行联用法。肺俞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
以上两组配穴,均按排列次序进行点穴。第一组配穴:每穴平揉、压放各7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中度。
快慢标准度:应用慢度。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间歇性小度。
第三组配穴:每穴平揉、压放各50~70次。
轻重标准度:应用中度。
快慢标准度:应用中度。
平揉圆圈大小度:应用间歌性小度。
方义解释:
第一组配穴,应用于乳痛,湿热凝结者,即乳腺没有化脓者。取合谷、三阴交穴,以调经。合谷配列缺穴及肺俞、期门等穴,则可舒肝解郁。取三阴交、太溪、内庭、阴陵泉、内关、大椎等穴,则有利湿解热之效;配以肺俞、膈俞、脾俞、承山穴,兼可活血,泻热,并引热下行,而从大便排出。总之,本组配穴,活血化结,利湿解热;结散,热除,其痛即去。
第二组配穴,应用于气滞痰结的乳痛。取内关、合谷、列缺穴,安神镇痛。太溪配三阴交及阴陵泉穴,利湿解热。膻中、中脘配足三里穴,则可化瘀。泻期门穴;乳根穴,用五行联用法,能舒解乳房之郁结。此外,巨阙、关元、肺俞、膈俞、脾命、背俞等穴,既有活气血之效,又可增强全组配穴的作用。
验案例证
(1)谢XX,女,26岁。西安市南关文具店售货员。1979年12月12日初诊。
主诉:左乳房痛已半年,经过某医院外科检查为乳腺增生。现左乳房痛,影响左臂也痛;早起恶心,头昏,例假期症状尤为显著。
检查:左乳头以上,摸之有结块,为扁平蛋圆形。为气血郁结(乳腺增生)。
处理:内关(补)、合谷(泻)、列缺(补)、复溜(补)、三阴交(补)、屋医(浑)、天枢(泻)、期门(泻),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穴,均用补法。每穴平揉、压放各70次。
复诊(12日):点穴后,感到左臂疼减轻。
处理:前法。
三诊:(14日):这两天,有些头疼、恶心。
处理:前法。加泻风池穴,平揉、压放各70次。
四诊(17日):乳房结块缩小,左臂疼渐轻。
处理:前法。
五诊(19日):每天早晨有干恶心,乳房结块摸之缩小,较初诊时缩小1/2。
处理:前法。加背部循压法。
本病,经过点穴10次之后,停止治疗。半月后了解时,自称:“经外科复查,增生已消失”。
(2)李X ,女,24岁。住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1986年2月25日初诊。
主诉:乳痛,咽腔痛,低烧,历时已经4个月之久。曾经用中西药物治疗,迄未见效。也曾以乳腺增生,外敷中药及注射针剂多次,都未收到效果。
检查:体温早晚不同,一般在37.5℃左右。面色白、微青。舌淡,苔薄白,咽腔红。脉象弦。乳房部有大小不等的结块,皮肤不红。
处理:取大椎(泻)、内关穴(补),以退低烧。取合谷(泻)、列缺穴(补),并推切少商、商阳穴,从拇指本节外侧,向少商穴推9次,切少商穴6次,此为补泻兼施;从食指本节外侧,向商阳穴推6次,切商阳穴6次,以泻阳明经之热。再切关冲、液门穴。取隐白、三阴交、太溪、照海穴,均用补法。内庭(泻)、乳根穴,用五行联用法。期门(泻)、膻中(补)、巨阙(补)、中脘(泻)、气海(补)、天枢(补)、肺俞(补)、膈俞(补)、肝俞(补)、脾俞(补)、肾俞穴(补)。每穴平揉、
压放各70次。
本病,一日点穴1次,到3月1日,共点穴5次。在每次点穴时,让患者默念:“烧退疼痛轻”五字。第二次 ?复诊时,体温已降为36.8 ℃。患者兼有胃下垂,前穴另加胃俞与百会穴,均用补法。患者每月月经量多,加隐白穴(补)。行经期点穴,不用腹部位穴位。在点穴30多次之后,乳痛止,乳房结块消失。但是,还能摸到豆粒大的小块。咽腔痛减轻。遇到感冒有反复。由于工作忙,停止治疗。
本页关键字:中医点穴治疗乳痛 乳痛 中医点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点穴治疗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 下一篇:中医点穴治疗气化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