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Z --> 酢浆草

酢浆草

酢浆草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Zuò Jiānɡ Cǎo

【别名】酸箕(李当之《药录》),三叶酸草(《千金方》),醋母草、鸠酸草、小酸茅(《唐本草》),雀林草(《外台秘要方》),酸浆、赤孙施(《本草图经》),醋啾啾、田字草(《百一选方》),酸浆草(《履巉岩本草》),雀儿草、酸母草(《永类钤方》),酸饺草(《滇南本草》),小酸苗(《品汇精要》),酸草(《摘元方》),三叶酸、三角酸、雀儿酸(《纲目》),酸迷迷草(《纲目拾遗》),斑鸠草、酸味草(《生草药性备要》),三叶酸浆(《植物名实图考》),酸酸草(《分类草药性》),酸斑苋(《岭南采药录》),咸酸草、酸酢草(《福建民间草药》),酸得溜(《江苏植药志》),铺地莲(《南宁市药物志》),酸梅草、三叶破铜钱、黄花梅(《江西民间草药》)、老鸭咀、满天星(《广西中药志》),黄花草、六叶莲、野王瓜草、王瓜酸、冲天泡、长血草(《湖南药物志》),酸芝草、酸批子(《闽东本草》),东阳火草、水晶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蒲瓜酸、鹁鸪酸(《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长达50厘米,上被疏长毛,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叶柄长2.5~5厘米;托叶与叶柄连生,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长达5~10毫米,无柄。花1至数朵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花序柄与叶柄等长;苞片线形;萼片5,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10,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5室,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长1~1.5厘米,有5棱,被柔毛,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花期5~7月。

【生境分布】生于耕地、荒地或路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份】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

【药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则无效;此植物据云对羊有毒。同属植物毛茛酢浆草能伤害家畜肾脏,使血中非蛋白氮明显升高。

【性味】

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味酸,有小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酸微涩。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淋病,赤白带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疥癣,痔疾,脱肛,跌打损伤,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恶疮瘸瘘捣敷之,杀诸小虫。食之解热渴。

②《本草图经》:治妇人血结不通,净洗细研,暖酒调服之。

③《滇南本草》:治久泻肠滑,久痢赤白,用砂糖同煎服。

④《纲目》: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同地钱、地龙治砂石淋;煎汤洗痔痛脱肛;捣敷汤火蛇蝎伤。

⑤《生草药性备要》:杀螆止痛,散热消肿,理跌打,散瘀血,煲酒服;又干水止痒。

⑥《医林纂要》:补肺泻肝,除热气,去瘀血,敛阴。

⑦《分类草药性》:截疟塞鼻;酒炒敷鱼口。

⑧《岭南采药录》:治麻疹,蛇毒,疥疮。

⑨《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腐肉。治疮痈溃烂。

⑩《贵阳民间药草》:清热,利尿,接骨。治尿结,黄疸。

⑾《中国药植图鉴》:用红糖混煎服,治流火(丝虫病初期)。

⑿《陕西植药调查》:健胃止咳。

⒀《湖南药物志》:治发热咳嗽,心胃气痛,疮疡肿胀作痛,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捣敷、捣汁涂、调敷或煎水漱口。

【附方】

①治水泻:酸浆草三钱冲,加红糖蒸服。(《云南中医验方》)

②治痢疾:酢浆草研末,每服五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湿热黄疸:酢浆草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血琳

|<< << < 1 2 > >> >>|

本页关键字:酢浆草  泄泻  痢疾  黄疸  淋病  赤白带下  麻疹  吐血  衄血  咽喉肿痛  疔疮  痈肿  疥癣  痔疾  脱肛  跌打损伤  汤火伤  酸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酢浆草        下一篇:酢浆草

>> 返回中药词典Z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