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证如何辨治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无限地划分阴阳。相对五脏来说,《黄帝内经》里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肾阴、肾阳,肺阴、肺气(气属阳),唯有脾脏,只提脾阳,未提脾阴。这是为什么呢?
脾阴与脾阳
《黄帝内经》虽无“脾阴”一词,但却论述了脾具有蕴藏营阴、滋养脏腑的生理功能,如:《灵枢·本神篇》曰:“脾藏营”;《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濡于脾”。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说:“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明代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胃气弱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这些论述均指出了脾阴不足会影响脾运化水谷的功能。近代名医蒲辅周在《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说:“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提示了脾阴虚以阴虚内热、运化无力为主要症状。
从生理上看,脾的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万全在《养生四要》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水谷精微的化生依靠脾阳,蕴藏水谷精微以生成营卫之气依靠脾阴。脾属阳的功能活动,使属阴的精微物质在全身组织得以收藏和利用。故笔者认为,脾阳主运,脾阴主化,但历代中医文献一般都把此二者合一,即脾主运化。
脾阴虚与胃阴虚
脾胃在解剖上关系密切。《类经图翼》记载:“(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功能上,脾胃经脉相互络属,胃受纳与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与输布精微,一脏一腑,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燥一湿,互为表里,其关系之紧密远胜于其他表里相配的脏腑关系。虽然脾阴虚与胃阴虚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但病机有别,不应含混。
辨析脾阴虚与胃阴虚,首先须认识脾阴虚的病机和临床表现。
朱丹溪在《局方发挥》说:“脾土之阴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脾是人体气机转输的枢纽,脾阴不足可使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失调,阳不能升清,阴不能降浊。因此,脾阴虚不仅有阴虚内热,还有运化失职,常见形瘦体弱、倦怠乏力、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腹满不欲食、泄泻等症状。近代名医蒲辅周云:“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欲食。”唐容川在《血证论》说:“其血走泄胃中,为唾而出,是脾之阴分受病,而失其统血之常也。”意指平时喜吐唾液是脾阴虚的一个重要表现。
胃阴虚除阴虚内热外,更偏重受纳、和降功能失常,表现为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干欲饮、胃脘灼热、嘈杂、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脾阴虚与胃阴虚的病因也有所区别,脾阴虚多为恣食温燥,火气伤中;或积郁忧思,消烁阴津;或内伤劳倦,暗耗精血,日久损及脾阴。胃阴虚多见于急性热病后期,邪热伤阴,或吐泻太过伤津所致。脾阴虚均为久病,胃阴虚可为新病。胃阴虚久,也可导致脾阴虚损;脾阴不足,使胃火无制,又可耗伤胃阴,所以脾阴虚与胃阴虚可相互影响。
脾阴虚的治疗
由于脾阴虚包涵了阴津、精血的不足,濡润和运化功能的减退,故治疗除滋补阴津、精血外,还应兼顾维护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而胃阴不足,只需单纯用甘淡之味来滋补。
甘淡滋脾的治疗思想最早起源于《内经》。《素问·刺法论》云:“欲令实脾,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甘味多入脾胃二经,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可健脾益胃而育阴;淡能渗湿,防止甘腻滞湿。甘淡合用,既无育阴助湿碍脾之忧,又无温补助火劫津之弊,故为历代医家在补脾阴选方用药时所尊崇。滋补脾阴的常用药有山药、薏仁、茯苓、扁豆、芡实、莲子等。若平素兼有少气懒言者,应兼补脾气,代表方有吴澄《不居集》中的中和理阴汤(人参、山药、扁豆、莲子肉、燕窝、老米)和《慎柔五书》中的慎柔养真汤(党参、黄芪、白术、莲子、山药、麦冬、白芍、甘草、五味子)。有久泻不止者,应兼升脾阳,代表方有傅山的升阴汤(山药、熟地、山萸肉、茯苓、白术、五味子、车前子、肉桂、升麻)。有食积苔腻者,应兼顾运脾,代表方有缪仲淳的资生丸(山药、莲子肉、芡实、薏仁、扁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楂、神曲、麦芽、藿香、砂仁、陈皮、蔻仁、桔梗、黄连)。有唇干便结者,推崇张锡纯的资生汤(生山药、生白术、鸡内金、玄参、牛蒡子)。该方药味少而精,功效简而专,滋阴兼顾清热润燥,补脾兼顾消食助运。
上一篇: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咳嗽 下一篇:尖花汤主治瘀血阻滞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六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百病生于气,为什么阳气不足易患肿瘤,它对肿瘤的防治有何影响?
- 天津市区级非遗项目“道医分筋点穴疗法”传承人
- 抗战时期延安的中药成品研制
- 国医大师李振华逝世三周年祭
- 紫茉莉花开暗香来,叶、根、果实可入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