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延安的中药成品研制
延安在1935年至1948年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在这13年间,党中央领导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谱写了中国历史的光辉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冲破重重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利用中药资源,创造性地研究开发中药制品,有效地保障了军民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38年之后,八路军在陕北建立了八路军卫生材料厂、光华制药厂。药厂下设中药部,采药科,碾药、制药、包装车间等,并与卫生部、八路军卫生学校联合成立了中西医研究室,配有中医药研究人员和技师。中药部的医务工作者因地制宜,对当地的药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并广泛发动老百姓采集中草药。1941年11月,延安国医研究会、保健总社制定颁行了延安地区各种中药材标本及其名称,作为边区群众采药的对标参照,确定了药材收购办法。中医药工作者研究与改进中医中药,并鼓励民间中医公开秘方、验方。
他们循方加减,如法炮制,反复试验。用铡刀切削药材,以脚蹬铁碾子研末,拿竹筛子摇药丸,化草木为神奇。他们打破中西医界限,用黄芩精制黄芩素,用醋中和碳酸钾结晶成醋酸钠等。还在改进中药剂型上下功夫,逐步以浸膏来取代中药丸剂的传统做法。一些西医专家也加入到中西医结合防病祛疾的研究中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医学专家马海德主动向中医大夫学习,了解中草药的药性、功效。药厂大量生产中药制品,年成品数量有几十个种类、重量达3500余公斤,主要有甘草片、健胃片、当归油等数十种,大大缓解了边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有力支援了前线。
1941年,毛泽东主席为药厂题词:“制药疗伤,不怕封锁,是战胜敌人的条件之一。”朱德总司令题词:“加强团结,努力生产,多造药品,输送前线,医好战士,打大胜仗。”制药厂下设药科学校,分中西医药部,开办制药人员训练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编印《国药通讯半月刊》《通俗药物学》。出版10万字的《抗战新药集》,详细记载了药厂生产的20余类100多个品种药材的采集、提炼、配制过程及其疗效、服法等。
本页关键字:中药成品 国医研究会 中药材标本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一藤苦瓜慰平生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六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夏至养生
- 百病生于气,为什么阳气不足易患肿瘤,它对肿瘤的防治有何影响?
- 天津市区级非遗项目“道医分筋点穴疗法”传承人
- 抗战时期延安的中药成品研制
- 国医大师李振华逝世三周年祭
- 紫茉莉花开暗香来,叶、根、果实可入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