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问诊
头痛,是指以头的某些部位或全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小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居,厥阴风火乃能逆上者作痛。故头痛一证,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士入所致。头又为髓海所居之处,既有经络与脏腑相连,又有诸窍与内外相通,因此,多种急慢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证候。古代医家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稍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又将内伤头痛称为“头风”“头风痛”或“脑风”。如《杂病源流犀烛》说:“新而暴者为头痛,深而久者为头风。”因内伤头痛的表现有多种,根据症状特点的不同,又有一些专门的名称,如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者,称为“真头痛”;头痛起块,或鸣如雷震者,称为“雷头风”;头痛而头脑鸣响,状如虫蛀者,称为“天白蚁”;偏侧头痛,疼痛剧烈者,称为“偏头痛”或“偏头风”。
西医的感冒、鼻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可属本病范畴。
(一)问诊要点
诊治头痛,除详察病因外,并应从头痛之久暂、部位及虚实等各方面,进行辨证论治。暂病之头痛,大多痛势较剧、无休止,多因外邪致病,多属实证,应以祛邪为主;久病之头痛,痛势大多较缓,时作时止,多囚内伤致病,证多属虚,应详审病机、以滋阴潜阳,补益气血等为治。但由于痰饮、瘀血所致者,则又虚中有实,自当分别施治。
(二)外感头痛分型问诊
1.风寒头痛
问诊:头痛时作、吹风遇东辄发,确连项背,恶风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为主方。
2.风热头痛
问诊:头痛如裂,面目红赤,口渴欲饮,发热或恶风,便秘溲赤,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泄风热。方用桑菊饮加黄芩、枙子。若温热伤津、症见舌红少津,加石斛、花粉之类;热重者,可用黄连上清丸;若口大渴,脉洪大,去姜黄,加石膏、知母寒凉之品,若大便燥结,口鼻生疮,为内火炽盛之证可加大黄以通腑气。
3.风湿头痛
问诊:头痛如裹,肢体倦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
治法:祛风胜湿。力用羌活胜湿汤为生方。
(三)内伤头痛分型问诊
1.热厥头痛
问诊:头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耳鸣,目赤,发热,口渴,心烦,小便赤。
治法:清热祛风。方用新定热厥头痛方。若头痛剧烈,痛连齿龈,红肿者,为胆胃热甚化火生风,风火上冲,加僵蚕、蝉蜕、石膏以清热祛风;舌赤白睛赤者,为风热日久入络,加丹皮、紫花地丁、夏枯草以清血热、解毒;若头痛起核块,或如雷鸣者,为风湿上攻之雷头风,用清震汤。
2.痰厥头痛
问诊:头眩晕重痛,甚则头痛如裂,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四肢厥冷,苔白腻。
治法:化痰运脾。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头痛左右移动者,为风痰上扰,加南星、白附子;头痛目赤肿,为肝郁脾湿,湿热上走空窍,加菊花、茺蔚子、刺蒺藜、桑叶。
3.血瘀头痛
问诊:头痛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日轻夜重,舌紫暗,脉弦涩。
治法:活血行瘀。方用通窍活血汤。若头胀痛,发热,舌绛者,为血瘀日久化热,去川芎、葱白、生姜、黄酒,加地龙、生地、丹皮;若头刺痛不止,目肿大流泪羞明者,为瘀血阻滞肝络,去生姜、黄酒,加茺蔚子、草决明、刺蒺藜、刺猬皮。
4.肝阳头痛
问诊:头痛突然发作,痛引巅顶,头目眩晕,颧赤热,易怒难眠,口苦舌赤,溲黄。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若失眠多梦者,加石决明、珍珠母、夜交藤。
5.阴虚头痛
问诊:头空痛,眩晕耳鸣,腰膝软弱无力,夜热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养肾阴。方用杞菊地黄丸加五味子。若头痛脑晕,心悸,舌淡,脉虚细,为血虚生风,四物汤加菊花、蔓荆子、炙甘草;若头痛盗汗重者,加生龙牡。
6.阳虚头痛
问诊:头脑空痛,遇风寒则痛剧,得温痛减,四肢欠温,腰膝无力。
治法:温肾壮阳,方用附子汤。若呕吐涎沫头痛者,用吴茱萸汤;若头痛绵绵,过劳则甚,少气懒言,体倦无力,食欲不振者,方用补中益气汤。
本页关键字:头痛 头痛问诊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