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Y --> 羊角

羊角

羊角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角;用于小儿发热惊痫,风热头痛,烦躁失眠,肿毒。

羊角

羊角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或绵羊Ovis aries L.的角。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主产山东、东北、四川、广西等地。

【中药名称】羊角

【中药学名(拉丁名)】CAPRAE SEU OVIS CORNU

【所属功效类】平肝息风药

【科属】动物药

【分布区域】主产山东、东北、四川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山羊Capra hircus L.或绵羊Ovis aries L.的角。(《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本品为牛科动物山羊 Capra hircus (Linnaeus) 或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分布产地】

主产山东、东北、四川、广西等地。

【入药部位】动物

【采收加工】

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屠宰羊时,收集羊角,除去杂质,洗净,风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性状】

山羊角:本品多呈长圆锥形而偏扁,较直,长18-20cm,基部直径3-4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中部微弯,角尖外上方弯曲呈“S”字形,表面光滑,略透明。环脊间距约1cm,角尖部位无环脊;基部无骨塞,呈筒状。表面灰黑或灰白色,不透明,背侧呈纵沟状,有轻微隆起的环脊约10个,间距0.5-1.0cm。基部骨塞多圆形,无锯齿状嵌合。气微,味淡。

绵羊角:体形较大,弯曲呈螺旋状。不透明,表面黄白色,基部至角尖均具多数纵线纹或裂纹,约在角尖2/5以下具波状环棱20-35个,环棱间距不规则,且环棱有的突起明显,有的隐约可见,角的螺旋内侧较薄,具棱。基部锯口三角形。骨塞中央有近似倒圆锥而稍弯曲的管腔凹下,管腔中间被一骨质薄片分隔成2个腔,质坚硬,有羊膻味。(《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山羊角:本品角小而直,长圆锥形,长10-15cm,角基直径2-3cm,表面呈灰黑色,具突起的环纹,角尖光滑,常向后略弯。气无,味淡。

绵羊角:角大而弯曲,呈半环状,长30-45cm,角基直径5-7cm,表面呈蜡黄色,角尖扁平。(《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性味归经】

苦、咸,寒。归肝、心经。(《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苦、咸,寒。归肝、心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功效】

清热,镇惊,解毒。(《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清热,镇惊,明目,解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药材主治】

用于小儿发热惊痫,风热头痛,烦躁失眠,肿毒。(《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用于风热头痛,温病发热神昏,烦闷,吐血,小儿惊痫,惊悸,青盲内障,痈肿疮毒。(《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用法用量】

15-25g。(《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9-30g。(《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置通风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中药配伍】

治小儿惊痫:山羊角,烧焦研末。每次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锯成长段,劈开,除去角塞。用水漂洗2-3天,至无腥味,捞出,镑成极薄片,干燥;或除去骨塞后,锉碎,研成细粉。(《山东省中药材标准2012年版》)

取羊角,除去角塞,蒸透,切厚片,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道地性】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草新编》:专活死血,磨山羊角一分,入酒中送下。

2.《医林纂要》:功用近羚羊角

3.《吉林中草药》:镇静,退热,明目,止血。治小儿惊癎,头痛,产后腹痛,经痛。

本页关键字:羊角  山羊角  绵羊角  发热惊痫  风热头痛  烦躁失眠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野蔷薇根        下一篇:禹南星

>> 返回中药词典Y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