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祛风胜湿散寒治风湿夹瘀偏头痛

祛风胜湿散寒治风湿夹瘀偏头痛

偏头痛易反复发作,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其发作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精神因素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

头痛,可以是疾病的主症,也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兼症,是典型的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偏头痛是按照头痛部位来分的,指头痛部位偏于头部一侧,或在左,或在右。又名偏头疼、偏头风、半边头痛、半边头风,从名称可以看出头痛也可以说是头风,可以想到这种痛是由风邪侵袭引起的。但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称之为“首风”“脑风”,《东垣十书》首有“偏头痛”病名,曰:“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在病因病机的认识上,东垣指出“或风寒之邪,伏留阳经,为偏正头痛”。伏,藏也,突出偏头痛病邪伏藏于脑络之特性。《圣济总录·偏头痛》曰:“偏头痛之状,由风邪客于阳经,其经偏虚者,邪气凑于一边,痛连额角,故谓之偏头痛也。”

基于古代医家的思想,专家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与风邪相关。风邪致病,上先受之,头位于上,故自然界之虚邪贼风易侵袭脑络,脑窍失养,引起头痛,同时脑络不通引起头痛。另风邪善行而数变,易夹湿邪,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闭阻清阳,使清阳失于上升,不能荣于脑,且为病多缠绵难愈。偏头痛反复发作,久病必瘀,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川南地区,气候湿润,多风多湿,偏头痛患者病情多缠绵难愈。故拟定祛风胜湿、清利头目、通络止痛治则,研制出院内制剂颅痛颗粒。

颅痛颗粒主要包括羌活藁本荆芥川芎全蝎蔓荆子葛根等药物,能够祛风胜湿、清利头目、通络止痛。羌活为君药,味辛、性温,归膀胱、肾经。《内经》曰:“辛以润之”,辛能散能行,故羌活辛温能散能行,具有散寒解表,祛风胜湿止痛之效,外能散体表风湿之邪,内能疏经活络,通利血脉。《本草纲目》认为:羌活之气能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羌活入足太阳膀胱经,尤善除头项肩背之痛,为止太阳经头痛的要药。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肝,肺经。在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可祛风解表。藁本味辛、性温,归膀胱经。藁本善至颠顶,尤善止厥阴经头痛,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效。荆芥、藁本二者为臣药,二药合用共奏祛肌表头目湿邪,散寒止痛之功,上行头目,祛风除湿止痛。川芎辛温升散,归肝、胆经,不仅能上行头目,还能引药直达头部,起引经作用,《主治秘要》云:芎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头痛二也,助清阳三也,湿气在头四也,故为治疗头痛的要药,“头痛须用川芎”。全蝎归肝经,搜风通络效果强。二药合用为佐药,可共奏活血行血、祛风通络之效;配蔓荆子清利头目、葛根发表解肌。诸药合用,共奏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效。

案例分析

王某,女,37岁,2017年4月17日初诊。患者头痛加重半月,以左侧为甚,有偏头痛史5年。半月前恰逢月经来潮而淋雨,受凉后头痛、头重如裹,遇风寒痛甚,左侧为重,服止痛类药物,疗效不佳,遂求中医诊治。诊见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外感头痛(风寒湿痹阻滞型)。

治则: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佐以通络止痛。

方药:颅痛颗粒10g,每天3次。2017年5月03日再诊,疼痛明显减轻,随证调理 15 剂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偏头痛易反复发作,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其发作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精神因素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本例是因经期不慎,致风寒湿邪入侵所致偏头痛发作,结合川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偏头痛发病的病因病机,提出偏头痛乃风湿夹瘀综合作用所致,而并非六淫或瘀血等单一病邪引起,而且缠绵难愈,故用羌活胜湿汤加减祛风胜湿、清利头目、通络止痛,以羌活、荆芥、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并配合引经药,加全蝎归肝经,搜风通络效果强。共奏活血行血,祛风通络之效。

本页关键字:祛风胜湿散寒  风湿夹瘀  偏头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药对胃癌术后治疗优势        下一篇:薏仁杏仁汤加减治鼻窦炎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