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虽到“暑湿”在,养肺滋阴调脾胃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立秋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天气将由热逐渐转凉,但短时间盛夏尚未全消,暑湿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养生要注意调脾胃祛湿气、养肺气防干燥、适进食滋阴津。下面为您介绍一些立秋后的养生方法。
调脾胃 祛湿气
立秋虽已开始,但三伏天未过,暑湿之气仍有。此时天气渐凉,适合从健脾调胃以祛湿。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因此调理脾胃也是“贴秋膘”的主旨之一。此时应饮山药、芡实等粥品,以健脾胃。
养肺气 防干燥
秋季干燥,五脏应肺。有许多肺系疾病如鼻炎、咽炎、咳嗽、哮喘等极易发作。此时应适量养肺阴,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等柔润食物,以生津润肺。
适进食 滋阴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秋季养生以养阴为主,可适量进补西洋参、当归、红枣、桑椹、麦冬、五味子、百合等,也可以开始进补滋阴膏方等。
起居调养 早卧早起
初秋少吹空调防阴暑,薄衣御秋寒保暖不能忘。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因秋气燥,从五行生克乘侮推算,可知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都处于衰弱阶段,所以要注意加强对这些器官的保养。
运动调养 健身强体
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本页关键字:立秋 暑湿 祛湿 养肺气 滋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八月顺时养生: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临床上卵巢癌的中医综合治疗
-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 火烧赤壁与晕动病
- 肝好不好?自我检测就知道
- 立秋虽到“暑湿”在,养肺滋阴调脾胃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