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补肾食物
一、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的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代李时珍指出:“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二、韭菜子
能补益肝肾,壮阳固精。《别录》中还说:“韭子,主梦泄精。”《本草纲目》也解释说:“韭子之治遗精漏泄者,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命门者藏精之府。”《千金方》中亦有介绍:“治男子肾虚冷,梦遗:韭子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由此可见,男子遗精早泄者宜食韭菜子。
三、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赢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四、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粟米养肾气。”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五、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落叶乔木胡桃果实的核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补肾温肺,润肠通便。用于肾阳虚衰,腰痛脚弱,小便频数;肺肾不足,虚寒喘咳,肺虚久咳,气喘,肠燥便秘等症。《本草纲目》言:“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本草秘录》记载:“润能生精,涩能止精,更益肾火,兼乌须发,愈石淋,实温补命门之药,不必助以破故纸始佳,愈腰疼尤效。尤善安气逆,佐人参、熟地、山药、麦冬、牛膝之类,定喘实神。”《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诸症。其性又能消坚开瘀,治心腹疼痛,砂淋、石淋杜塞作疼,肾败不能漉水,小便不利。”
《本草经疏》言:“性本热,惟虚寒者宜之。如肺家有痰热,命门火炽,阴虚吐衄等症,皆不得施。”
七、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的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代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八、黑米
黑米性味甘温,有益气补血、暖胃健脾、滋补肝肾、缩小便止咳喘等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体虚乏力、贫血失血、心悸气短、咳嗽喘逆、早泄、滑精、小便频等患者食用。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黑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等矿物质和天然黑色素,是谷类食物中的佼佼者。
九、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用于遗精滑精,带下,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症。
十、黑豆
又名乌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劓适合肾虚者食用。肾虚所致的腰痛、耳鸣者可取黑豆50克、狗肉500克,一起煮烂,加入各种调味品后食用。此外,黑豆制成的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也是肾虚所致的须发早白、脱发患者的冬季食疗佳品。李时珍说:“黑豆人肾功多,故能治水肿,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中医认为,黑豆有养阴补气、滋肾明目、除湿及调中下气等功用,为滋养强壮药。
十一、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赢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十二、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者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清代医家张璐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十三、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十四、羊肾
为山羊或绵羊的睾丸,又称羊外肾。本品有补肾、益精、助阳的作用,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李时珍认为,羊外肾“主治肾虚精滑”。《本事方》中有“金锁丹”一方,是专门用于“治遗精梦泄”的,其中也用到了羊外肾。所以,清代名医王孟英说过:“功同内肾而更优,治下部虚寒,遗精……宜煨烂或熬粥食。”
十五、猪肾
性平,味咸。唐代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能“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十六、猪肚
凡体弱遗精者,也适宜常吃猪肚,如《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肚甘温,补胃,益气,充饥,止遗精。虚弱遗精,猪肚一枚,人带心连衣红莲子,煮糜,杵丸桐子大,每淡盐汤下三十丸。”不必为丸,单用猪肚、莲子煨烂服食亦佳。
十七、猪髓
猪脊髓和猪骨髓,对遗精者也颇有效验,正如清代王孟英所说:“猪骨髓甘平,补髓,养阴,治骨蒸劳热、带浊、遗精。”
十八、鸡肉
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的作用。《日华子本草》还说:“黄雌鸡,添髓补精,助阳气,止泄精。”故体弱气虚之人遗精早泄者,食之颇宜。
十九、海参
性温,味咸,能补肾益精。《药性考》中说它“降火滋肾”,《食物宜忌》也认为海参能“补肾经,益精髓”。古有“海参丸”,用于治疗“腰痛、梦遗、泄精”,就是以海参为主,同胡桃肉、猪骨髓、龟板等研制而成的。对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成为适宜。海参味甘、咸,性温,人心、肾、脾、肺经。海参营养丰富,它还含有较多的糖类、无机盐和多种氨基酸,很适合高血压、心脏病、肾炎等病人食用。海参除供食用外,还是一种名贵的药品。中医认为,海参营养价值丰富,是美味佳品,能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壮阳疗痿,是身体虚弱的滋补健身妙品。凡手术后失血过多的病人,多吃些海参能够促进生血,帮助恢复元气。海参有很好的清肠通便作用,习惯性便秘的老年人可将适量发好的海参与木耳切碎,填入猪大肠中,煮熟后食用。海参还含有一种叫做硫酸软骨素的成分,可以抑制肌肉的老化,延缓人的衰老。
二十、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二十一、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二十二、虾子
性温,味甘咸,人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每服3—6克,每日2次。
二十三、枸杞子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肝肾阴虚及早衰等症。《本草正》记载:“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虽谚云离家千里匆食枸杞,不过谓其助阳耳,似亦未必然也。此物微助阳而无动性,故用之以助熟地黄最妙。其功则明耳目,添精固髓,健骨强筋,善补劳伤,尤止消渴,真阴虚而脐腹疼痛不止者,多用神效。”《本草经疏》云:“枸杞子……味甘平,其气微寒,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又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本经逢原》云:“枸杞子味甘色赤,性温无疑……质润味厚,峻补肝肾冲督之精血,精得补益,水旺骨强,而肾虚火炎热中消渴,血虚目昏,腰膝疼痛悉愈,而无寒暑之患矣……然无阳气衰,阴虚精滑,及妇人失合,劳嗽蒸热之人慎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枸杞子,味甘多液,性微凉。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故其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服有益,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性未必凉而确有退热之功效。”
二十四、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
上一篇:常用的补肾粥谱 下一篇:秋季补肾常吃“黑五类”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