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肾虚各类症状 辩证调理肾经不足
《素问》中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发”指头发。肾其华在发,是指肾的精气盛衰可以从头发上看出来。怎么看呢?主要是看其生长的状态,你的头发是否一梳,头发和梳子就纠缠在一起?还是看上去像秋天的小草一样枯黄?无论是前面的脱发还是后面的枯槁,都说明肾中精气不盛。肾为先天之本。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的活力,肾虚会使发根生长的“土壤”不肥沃,导致毛发生长不旺,毛发难梳。
肾为先天之本。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的活力,肾虚会使发根生长的“土壤”不肥沃,导致毛发生长不旺,毛发难梳。
《黄帝内经》为什么提出“发为血之余”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头发的生长根本在于肾,而肾藏精,精又能化血而补充头发的缘故。人从幼年开始到老年,肾精之气由盛转衰,头发也由黑变白,当然那些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早生白发除了遗传因素影响外,大多也是一种肾中精气亏损的缘故。另外,一个人在洗澡或者在寒风中常有打哆嗦、打喷嚏等现象,这多是肾寒所致。按中医的观点来看,打喷嚏实际上是身体通过自身组织实现自我“赈灾”的行为,是通过打喷嚏这样的方式,将肾之阳紧急抽调出来,以驱寒御邪,所以,打喷嚏是肾寒的象征,而不是有人想你了,当然,之所以这时候还可以这样轻松地开玩笑,是因为你的身体还可以,否则,身体来不及用打喷嚏的方式预报,你就感冒缠身了。
我们常说“未老先衰”,指的是一个人肾中的精气早衰了,那么, “延年益寿”就要使入的精力比他的正常值更加旺盛才能达到。自古以来,长寿的秘诀也好,秘方也好,基本上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常言道, “预防胜于治疗”,中医一直提倡的就是治未病,在第一时间清楚自己肾的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有个肾况好坏小总结,你一看便知分晓。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大腿两侧会酸、软、无力,经常发痒。无法把气送到胸口与肺脏结合,我们的呼吸就慢慢不顺畅,久了以后里面的气管就会自然闭锁,一闭锁空气就不易进来,人就会感觉到窒息,必须“干咳”来减缓它。气不足不能与膀胱结合,易造成膀胱中括约肌的细胞代谢死亡而造成松弛,排尿状况不好,频尿,久了以后细胞慢慢坏死,最后就尿失禁。
有些人早上起床,脚后跟会不舒服。这是这么回事呢?原来人在休息时,血液是在肝处,肾脏会暂时缺血,起床须把血液送至全身,由于肾脏不好,气太弱,血液来得太慢,关节失血自然就会僵硬,活动一下,血液循环到了关节才会轻松。还有我们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坐不住的人,其实他们是消耗肾气太多,或肾虚。时间久了,肾脏越来越不好,气越来越弱,手脚就会开始冰凉,尤其到了冬天特别冰冷。慢慢久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肯定会造成神经受伤。以致晚上睡觉不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一点点声音就会被吵醒,纵使睡着了,整夜都在做梦,睡跟没睡一样,天天都很累。
看东西的瞳孔部分叫做“视觉”,就是由肾脏直接控制,肾有问题,不能将肾水送达到眼睛,眼会觉得干、酸、涩,慢慢视觉就会模糊,严重会出现黑影,叫做“飞蚊症”,久了以后压力会越来越大,造成“青光眼”。还要说明一点,很多男人都知道“男抖穷”之说,为什么他们还忍不住会抖呢?其实不是因为他们不怕穷,也不是因为他们不迷信,而是因为肾经出了问题,肾经不足的人的身体组织系统就采取了“抖”的方式来刺激阳气的生发,跟人要打哈欠是类似的道理。
肾经出了问题,肾经不足的人的身体组织系统就会采取“抖”的方式来刺激阳气的生发,跟人要打哈欠是类似的道理。
肾出了状况就要补,需根据自己的症状辨证用药调治。检验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可以简单地区分是怕冷还是怕热来辨别,阴虚的大多脸发红、五心烦热,阳虚的则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那么如何补肾才稳妥呢?肾经是起于涌泉穴终止于俞府穴,从腿内侧上行在腹部旁开0.5寸上行到胸部旁开2寸。如果用拳头轻敲大腿内侧的话,往往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肾经阳虚者用药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淫羊藿、内苁蓉、巴戟天等.肾经阴虚用药多是甘寒药,主要有石斛、玉竹、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桑寄生、西洋参等。同时,由于中医还讲究“阴阳互根”,因此治疗中还要做到“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善补阳者,阴中求阳”。
本页关键字:肾虚 肾经不足 肾阴虚 肾阳虚 涌泉穴 俞府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肾阳虚的基理与中医辨证 下一篇:补肾不等于壮阳,也需要分型辨证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