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札
【概念】
目札是指眼睑开合失常,时时眨动,不能自主的症状。多见于小儿。本症在《小儿药证直诀》称“目连札”。亦有称为“小儿目札”者。习惯性或癔病性目札,不属本篇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肝经风热目札:两目连札,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能自主,或伴发热,或致风搐,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肝气乘脾目札:两眼睑时时札动,面色发青,夜卧易惊,食少纳果,体倦乏力,舌苔白腻,脉濡细。
肝虚血少目札:双睑连札不止,眼部涩痒,常以手揉眼,时轻时重,甚者入暮不能视物,舌淡红,脉濡细。
脾伤疳积目札:眼睑频频札动,轻者眼如常人,重者轻度畏光流泪,痒涩时作,或灼热疼痛,白睛红赤,午后症情加重,或有潮热,烦躁易怒,苔微黄,脉弦细。
鉴别分析
肝经风热目札:多由风热侵袭肝经,引动内风,循经上扰,故眼睑筋肉上下左右如风吹,频频眨动,不能自主,甚则手足搐动。治宜疏风清热,平肝定搐,方用泻青丸,或柴胡清肝饮。如阴液已伤,应配合六味地黄丸。
肝气乘脾目札:本证与肝经风热目札虽同为肝风引目而致,但肝经风热目札,系外邪引动内风。而肝气乘脾目札,则是肝气过盛化风,脾土受侵,故见面色发青,夜卧易惊,神疲纳呆。但不发热,亦无抽搐,可以鉴别。治宜平肝健脾,方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白芍、生姜。如肝风较甚,去人参,加赤芍、蝎尾、钩藤。
肝虚血少目札:多由肝血亏损,血虚生风,眼睑筋肉失于滋养,纯属虚证。症见双睑连札不止.兼感涩痒难忍。治宜补肝养血,方用养肝丸加减。亦可采用新鲜猪肝、羊肝煮食。
脾伤疳积目札:多由饮食偏嗜,饥饱失书.脾胃伤损,酿成疳积,积久化热,疳热上冲眼目。故眼睑频频眨动,羞明流泪,涩痒灼热,白睛淡红.午后潮热。治宜健脾消疳,疏肝清热,方用肥儿丸。
目札是小儿常见症。多与肝脾两脏有关,但有虚实不同。肝经风热目札为热盛动风的实证。肝虚血少目札为血虚不能荣养筋肉,濡润目窍的虚候,肝气乘脾目札,乃肝强脾弱;疳积伤脾目札,乃脾伤疳积;均属因虚致实为患。临床需加屏审。
【文献别录】
《审视瑶函》:“按目札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两目连札,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而瘥);有雀目眼札.(服煮肝饮,兼四睐肥儿丸,而目明不札也);有发搐目札,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黄丸补其肾而愈);因受惊眼札或搐.(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芜荑、黄连以清肝热,兼六味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而痊)。”
本页关键字:目札 审视瑶函 肝经风热 肝气乘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