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液上冲
【概念】
黄液上冲是指黑睛之后与黄仁之间的前房内,腐化而生黄色脓液,向上漫增,以至掩及瞳神的症状。
本症在《秘传眼科龙木论》中称“黄膜上冲外障”。《目经大成》指出:“实则非膜而为液”,故改称“黄液上冲”。《眼科易简开光秘本》迳称“黄脓上冲”。又因前房中脓液自下向上漫增,仿佛云彩推移,故《银海指南》又称“推云”或“内推云”。
另有“涌波翳”起自黑睛外的下缘,向上增长,与“黄液上冲”之在黑睛内向上漫增,发病急重的症状,应加区别。诚如《证治准绳·七窍门》说:“涌波翳证:障从轮外自下而上,故日涌波。非黄膜上冲从内向上之急甚者可比。”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胃实热黄液上冲:起病急骤,疼痛难忍,羞明怕日,不敢睁眼,泪出如汤,但无眼眵。白睛混赤或紫红,黑睛与黄仁之间下方,渐生脓液,向上漫增,呈液平面,如人指甲根部半月白岩之状,甚则掩过瞳神。兼见口苦咽干,胸闷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
脾胃虚寒黄液上冲:起病缓慢,疼痛轻微,或不作痛,不畏光,无眵泪,黑睛周围仅有淡淡赤环。黑睛之内,黄仁之前,从下方有少量淡黄色脓液,呈水平面。兼见面色晦滞,或呕吐泄泻,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
鉴别分析
脾胃实热黄液上冲: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热炙煿,醇酒厚味,脾胃积热,热邪上攻于目.蒸腐神水神膏及黄仁,致脓自内生,其起病多急骤,症见疼痛羞明,脓液色黄而漫增,甚则掩及瞳神;脾胃热结,灼伤津液,故口苦咽干;里热蕴盛,气机不畅,故胸闷纳呆,小溲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治宜清泻阳明实火以存津液,方选通脾泻胃汤,方中软石膏改用生石膏,熟大黄改用生大黄。热甚加玄明粉。若兼有肝胆火盛,黑睛凝脂及瞳仁紧小,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方选四顺清凉饮子加减。
脾胃虚寒黄液上冲:多因平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脾胃受损,寒湿内阻,寒凝中焦.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以布输上养睛珠,致寒凝脉络而生黄脓,其起病多缓慢,症见疼痛轻而无羞明,脓液色淡黄而量少;寒邪中阻,胃气上逆故呕吐;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故腹满食少,大便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中散寒,补益脾胃,方选理中汤加香附、陈皮。
脾胃实热黄液上冲与脾胃虚寒黄液上冲:二者均为脾胃病变。然一为实热,故起病急骤,疼痛羞明,且黄液厚稠,病势沉重,救治不及,有膏伤珠陷之危。一为虚寒,故起病缓慢,疼痛轻而无羞明,且黄液清稀,病势较轻,但往往缝绵不愈。
【文献别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眼黄膜上冲外障》:“此眼初患之时,疼痛发歇。作时赤涩泪出,渐生黄膜。直覆黑睛,难辨人物。皆因肾脏风冷,胃家极热。”
《张氏医通·七窍门》:“在风轮下际,……有翳色黄,与凝脂翳同一气脉,但凝脂翳在轮外生,点药可去。此在膏内,邪热蒸起,点药所不能除,若漫及瞳神,其珠必损。”
本页关键字:黄液上冲 黄膜上冲 脾胃实热 脾胃虚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