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睛
【概念】
蟹睛是指黑睛因凝脂溃破,黄仁自溃破处绽出,状如蟹眼,故而得名。多见于凝脂翳、黄液上冲、疳眼等重证,《目经大成》说:“凝脂、黄液、木疡诸病,蚀破青睛,黑睛(黄仁)从破处而出。”
本症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亦称“蟹目”、“蟹珠”。
蟹睛与“黑翳如珠”症状相似,但实非一症。《证治准绳》曾指出:“此证与黑翳如珠状类而治大不同。夫黑翳如珠源从膏内生起,非若此因破而出,故大不同然。”说明黑翳如珠乃在黑睛未破之前,已逐渐膨隆。故不属本篇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肝胆实火蟹睛:发病急速,睛珠疼痛难当,坐卧不宁,羞明泪出,白睛红赤,黄仁一侧从黑睛障翳溃破处努张而出,犹如蟹睛,甚则呈黑豆大,瞳神紧小,不易观察,或偏于黑睛溃破一侧,兼伴溲赤便秘,口苦咽干,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气虚肝热蟹睛:发病较慢,睛珠疼痛较轻,黄仁从黑睛溃破处突出,羞明泪出不甚,瞳神可见,如枣核杏仁之状,偏于黑睛溃破处,神疲乏力,舌红苔薄黄,脉细弱而数。
阴虚火旺蟹睛:蟹睛迁延日久,突出的黄仁松弛平塌而不痛,白睛淡红,干涩不爽,头昏耳鸣,腰膝痠软,舌红无苔,脉细数。
鉴别分析
肝胆实火蟹睛与气虚肝热蟹睛:二证都与肝热有关,但前者乃实火上逼,黑睛溃蚀,黄仁自溃口突出,故疼痛难当,羞明流泪,瞳神缩小,不易辨认。兼见面红,口苦咽干。溲赤便秘,脉弦数。症情急而重,治宜清泻肝胆,方用龙胆泻肝汤。如火盛阴伤,可用泻肝汤。后者乃素体气虚,肝经郁热相乘,故黄仁突出并不膨胀,羞明不甚,瞳神虽小,尚可辨认,如枣核杏仁之状,偏连于蟹睛一侧。兼见神疲乏力。脉细弱带数。症情缓而轻,治宜益气扶正,清肝泻热,方用防风泻肝散,去羚羊角加生石膏。
阴虚火旺蟹睛:多因肝肾阴亏,虚火灼伤黑睛,突出的黄仁松弛平塌而不痛,白睛淡红.干涩不爽,兼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脉细数,症情虽缓,但迁延难愈,可与肝胆实火及气虚肝热蟹睛的证候相鉴别。治宜养肝益肾,滋阴降火,方用镇肾决明丸,或清肾汤加减。
蟹睛一症,病在黑睛,黑睛内应于肝,故肝胆实火蟹睛,起病急重,以黄仁努胀高突,羞明怕热,疼痛难忍为特点。气虚肝热蟹睛,则正虚邪轻,黄仁虽突出,但疼痛羞明不甚。阴虚火旺蟹睛乃水不涵木,木火偏旺,黄仁突而松弛,平塌而无疼痛。
【文献别录】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蟹睛之证,乌睛努出如豆如珠,形似蟹睛,疼痛极甚,涩泪羞明。初起为实,硬而极痛;久则为虚,软而不疼。总因肝、胆积热冲睛,肾中虚热泛目所致。实者宜泻肝汤;虚者用镇肾决明丸。”
本页关键字:蟹睛 凝脂翳 黄液上冲 疳眼 蟹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