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核流注
【概念】
痰核流注是指因湿痰流聚于皮下,身体各部位发生有大小不等、多少不一之结块。
本症不红不热、不硬不痛,如同果核般软滑,推之不移,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
【鉴别】
常见证候
脾虚痰湿痰核流注:皮下结核,不红不热,很少疼痛或有胀感,触之先软且活动,多生于颈项;或生于手臂、肩背者,可有微痛,但肿不红;或生于腋下者,结核坚硬如石。无明显全身症状,舌淡苔白腻,脉滑。
风痰郁结痰核流注:局部症状同前证,尚可见头痛,眩晕,目闭不欲开,懒言,身重体倦,胸闷恶心,或两颊青黄,或吐痰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湿热郁结痰核流注:局部症状同前证,尚可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热象。
鉴别分析
脾虚痰湿痰核流注、风痰郁结痰核流注和湿热郁结痰核流注:三证局部症状相同。脾虚痰湿痰核流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多因脾虚不运,湿痰流聚而致皮下生核,治宜健脾利湿,化痰软坚;生于颈项者,可用海带丸,甚者加昆布,或与消核丸合用;生于手臂、肩背者,可用二陈汤加防风、酒黄芩、连翘、川芎、皂角刺、苍术;生于腋下者,可用消解散。风痰郁结痰核流注与湿热郁结痰核流注,均有明显全身症状。辨证要点:风痰郁结痰核流注,头痛,眩晕,目闭不欲开,懒言、身重体倦,胸闷恶心,或两颊青黄,或吐痰涎。治宜祛风化痰,消结软坚,可用消风化痰汤;湿热郁结痰核流注,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燥湿化痰,消结软坚,可用加味小胃丹、竹沥达痰丸。
【文献别录】
《医学入门·脑颈部》:“痰核在颈全不痛,在臂或痛亦不红,遍身结块多痰注,湿痰下体却宜通。凡遍身有块多是痰注,但在上体多兼风热,在下体多兼湿热,宜加昧小胃丹、竹沥达痰丸,量体虚实服之,通用海带丸。”
《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痰核者,湿痰流聚成块,……亦有胸中胃脘至咽门,窄狭如线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亦有咽喉结核肿痛,颈项不得回转,两腋下块如石硬者。亦有风痰郁结而成核者,亦有酒怒气发,肿痛溃脓,痰核生于腋下,久不能瘥者。亦有生于耳后连项下,三五成簇,不红不肿,不作脓者。亦有项后少阳经中疙瘩,赤硬肿痛者。亦有痰核红肿寒热,状如瘰疬者。亦有枕后生痰,正则为脑,侧则为痹者。”
本页关键字:痰核流注 湿痰流聚 脾虚痰湿 风痰郁结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