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流脓
【概念】
耳内流脓是指耳内流出脓液,其色或黄或青,其质或稠或稀。
本症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之为“聤耳”。历代医家按脓的颜色不同而命名,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云:“日停耳亦日耳湿,常出黄脓;有风耳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清脓。"《医宗金鉴》又将红脓称“风耳”。《冯氏锦囊秘录》将清脓称“囊耳”。
凡属“耳疖”流脓者,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风热上扰耳内流脓:耳内疼痛胀闷,跳痛或锥刺状痛,剧痛后,耳内流脓则痛缓解,听觉差伴有头痛、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咽干而痛,口渴,耳膜破溃,有脓液出,色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肝胆湿热耳内流脓:发作急骤,耳痛甚,脓出痛减。伴有发热、口苦、咽干,头痛、便于溲赤。耳脓黄稠,量多,舌苔黄腻,脉弦数。
脾虚湿困耳内流脓:流脓日久,时轻时重,脓多而清稀,无臭味,听力减退,兼头昏头重,倦怠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肾元亏损耳内流脓:流脓日久不愈,时流时止,量少质稠,或结块,或呈豆渣样,味臭,耳鸣耳聋明显,伴头晕目眩,腰痠膝软,失眠多梦.遗精滑泄,舌苔少,脉细弱。
鉴别分析
风热上扰耳内流脓与肝胆湿热耳内流脓:两证皆表现为发作急骤的实热证,但二者病因病机不同,前者为风热邪毒侵袭,传热入里,熏蒸耳窍,火热搏结,化腐生脓;后者为湿热之邪蕴结,循足少阳胆经上扰,湿热搏结化腐生脓。前者尚兼风热表证,如恶寒,鼻塞、咽干、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祛风清热,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或桑菊饮,并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而后者一般无表证,仅见里实热症,热势较前者为甚,耳膜破损,胀痛更剧,脓黄而稠,且必有肝胆湿热之胸胁苦满、目赤、口苦、咽干症状,而又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苔黄腻等湿热里盛之象;脉弦数,主肝热,治宜清肝胆湿热,方选龙胆泻肝汤。两证局部均可用青吹口散膏以棉条蘸药塞人耳窍,或用黄连耳液滴耳,一日三次。
脾虚湿困耳内流脓与肾元亏虚耳内流脓:病程较久,同为虚证,但前者因脾气虚弱,湿浊停滞,清阳不升,耳窍失养,表现为脓稀量多,听力减退,耳内肌膜破损,经久不愈,并伴有头昏头重,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等症,治宜健脾渗湿,补气排脓,方选托里消毒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后者肾精气亏损,不能上荣于耳,阳虚者失于温煦,阴虚者虚火蒸灼,表现为耳鸣耳聋较重,耳窍肌膜破损严重,脓少质稠结块,并伴头晕目眩,腰膝痠软等肾虚之症,阴虚者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阳虚者治宜补肾壮阳,方选桂附八味丸加减。
耳内流脓一症,涉及肝胆脾肾诸经,当辨虚实,新病者多实,耳痛明显,病在肝胆,久病者多虚,耳聋明显,病在脾肾;实证多见于小儿,成人多见虚证。
【文献别录】
《古今医案按·耳门》:“又一妇人,因怒发热,每经行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以手按之痛稍止,怒则胸胁乳房胀痛,或寒热往来,小溲频数,或小腹胀闷,皆属肝火血虚,用加味逍遥散,诸症悉退,以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而痊。”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大医精诚泽一方——记常州中医屠揆先
- 老百姓喜爱的“大白菜”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 提踵颠足护肾腰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