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粥之茵陈粥
【粥方组成】绵茵陈30~60克,梗米1~2两,白糖适量。
【功效主治】利湿热,退黄疸。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小便不利,尿黄如浓茶色。
【煮制方法】先将绵茵陈洗净,煎汁,去渣,入梗米后加水适量煮粥,欲熟时,加入适蜇白糖稍煮一、二沸即可。
【注意事项】茵陈粥在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米的选择也只能用梗米,不可选用糯米,疗程以7~10天为宜,每日分2~3次服食。中医所说的“阴黄”或“阳黄”,均可食用。对钩虫引起的“黄胖病”,不应服食。
【来源】《粥谱》
【粥义解说】茵陈是一味治疗黄疸病的主药,这已是人所周知的医疗常识了。茵陈又叫茵陈蒿,绵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每年于春季幼苗高约二寸左右采收,过时采收则效用较差。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嵩,五月茵陈当柴烧。”意思是说,过时而采,药效不住,价值就不大了。茵陈在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土产陕西、山西、安徽。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
茵陈一药,味微苦,性凉无毒,有一种特异的香气。用治黄疸,始载于汉代《神衣本草经》,沿至今日,茵陈治黄疸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了。祖国医学认为,黄疸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脾胃的缘故,而茵陈功专清利湿热,所以,单用一味,也有良好效果。正如古代药书《本草正义》中所说:“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疽,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症,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现据药理研究,本品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并有解热功能。这足以证明数千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确属宝贵。近代临床报道,单用茵陈一味,每次30~45克,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32例,服药后能迅速退热,对黄疸消失和肝脾缩小亦有明显的效果。疗程平均7天,且无任何副作用。
用茵陈煮粥,古人早有记述。清·黄云鹄《粥谱》中载:“茵陈粥,逐水湿,疗黄疸。”这当中有个配合应用的奥妙。黄疸和肝炎患者,每多食欲不振,饮食减少。如单用茵陈煎服,虽可治疗黄病,但无以补充养分;单吃稀粥,固然对肝炎病人有一定帮助,可以补充水分,增加营养,但无利胆退黄的作用。用茵陈同梗米煮粥,寓补于治,治中兼补,药治与食治相结合,可收药半功倍之效。加白糖同煮为粥,既有保护肝脏的功用,又能矫茵陈之苦。病者即使在黄疸肝炎恢复期,坚持服食茵陈粥,对疾病的彻底痊愈,也有很大帮助。
本页关键字:茵陈粥 清热药粥 利湿热 退黄疸 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小便不利 尿黄如浓茶色 绵茵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08月17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月08月17日快讯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08月17日快讯
- 诸葛亮的养生之道
- 禹余粮的传说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