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中医流派 --> 吴门医派

吴门医派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吴门医派借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影响广泛。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在国内久负盛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吴门医派借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影响广泛。纵观中医学发展史,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很少有流派像吴门医派这样,对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吴医的历史源流

(1)吴医的区域范围

吴,最早为古国名,世称吴国,亦称句吴、勾吴。《史记·吴世家》记载:太伯、仲雍“奔荆蛮,文身断发”,“自号句吴”。吴国的鼎盛时期是春秋后期,作为当时的五霸之一,在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起了阖闾大城(即苏州古城的前身)。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吴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浙江北部、淮河以南,现在的江苏省大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都成为吴国的领土。打败了楚国后,吴国的势力一度扩张到江西、湖北部分地区,于是对江西北部地区就有了“吴头楚尾”之称。

随着朝代的更迭,“吴”作为国名早已不复存在,人们将当初吴国所辖的一些地区统称为吴地。《汉书·地理志》载:“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也。”《后汉书》记载此时吴郡辖13城。三国时期建“东吴国”,上承东汉,广义上吴地范围大体与前朝相似,吴郡领15县。隋唐以降,吴地的概念逐渐缩小。唐贞观年间,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是时称江南东道(当时分天下为15道)的核心地区。宋徽宗时期,苏州升为平江府,领吴(吴县)、长洲、昆山、常熟、吴江、嘉定等二县四州。据《明统一志·苏州府》,明初改苏州府直隶南京,领一州七县,即在宋时的基础上加崇明和太仓州。清朝时吴地略有变化,但均接近于现在苏州地区的范围。

作为地名,吴地历史上有吴、吴县、吴门、吴郡、平江府、吴中、吴下、三吴等等称谓。如果用地域的概念来统领,由吴地而吴医,凡是发生在吴地地区的医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吴医。一般认为吴医的区域范围是明清时期以吴县为中心的苏州府所领州县,与现在的苏州地区大致相仿。

(2)吴中医学概述

吴中医学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葛洪《神仙传》记载,周代吴人沈羲,学道于蜀中,炼丹制丸,给人治病常有奇效。这是关于吴中医家的最早记载,是江苏医家的最早记载。还有汉代的赤松子、负局先生,南北朝的顾欢等,身兼道家背景,却懂得医学,施济百姓,消灾治病,这也是中医学早期的特点之一。

由南北朝至唐朝,吴中医学逐渐发展,出现了能够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治疗疾病的医家,也开始了对外的交流。南北朝梁天嘉二年,苏州有僧人知聪,精通医术,他携《内外典》、《本草经脉经》、《明堂图》等164卷医书赴日。先在朝鲜停留一年余,传授医学,后再去日本传授中医及针灸技术。知聪后辈继承祖业,被日本天皇赐以“和药使主”称号,子孙世袭职位,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世医。

苏州的第一位御医就出现在唐朝。据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记载,唐开元年间,有医者纪朋,苏州人,精于望诊,观人颜色,不待诊视六脉,便知疾病深浅。他的学生周广,尽得老师所授,唐玄宗特召周广为御医,在宫中治病,屡获奇效。这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位御医。

宋室南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从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带迁徙来了大批官宦和知识分子,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精通医学的,有的还是职业医生,如宋医官沈良惠由汴(今河南开封)迁吴,高宗赐书“良惠”二字,吴人遂以良惠称之,自宋入元至明,沈氏代有名医,有的则家中自办药局。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江南一带带来了不少新的医学知识,促进了吴中医学的发展。在南宋,苏州先后出

现了医院和药局,也出现了内科外科、针灸科、儿科等专科医家。现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内的宋代石刻《平江图》,在图的东南隅上镂刻着“医院”二字。据考证,这所医院创建于宋嘉定年间,后来变成了专治囚犯的“安养院”。这是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医院,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实物可考,并且定名为“医院”的最早一所医院。医院、药局等医疗机构的建立,能够将医药人员组织起来,收治病人,尤其是遇上瘟疫流行,它的优越性就愈加显现无疑,这对吴中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因此,宋元时期,吴中医学以儒医、世医为特征,出现了葛氏、韩氏、钱氏等享有盛誉的世医之家,也有了“言医者莫盛于中吴”之说。

明清两代,吴中名医辈出,著述洋洋,是吴中医学的鼎盛时期,吴中医学开始走到了行业的前列。明初长洲人盛寅,少年时从王仲光学医,尽得其传,大有医名。明成祖召其诊病,疗效甚佳,授太医院御医。明仁宗时,掌管太医院事。著《六经辨证》、《医经秘旨》、《脉药玄微》。弟盛宏,子盛侯,侄盛伦,孙盛恺、盛旷,俱以医术闻名。缪仲淳不仅在药物学上有极高成就,在临床各科上都有所造诣,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等书。薛己,私淑李东垣,内外妇幼,本草之学,无所不通。他先精疡科,后以内科得名,明正德年间被选为御医,开温补派之先河。随着温病学说的形成,清朝更是吴中医学的极盛期,涌现了叶天士、薛生白、周扬俊、张璐玉、徐灵胎、尤在泾、曹沧洲等一大批医学大家。

吴门医派的形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指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一个医学流派的形成,既要有对经典学术的传承和发扬,又要有新的学术创新和流传,临床的技能必须要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可以用形成的理论指导具体的临床实践。“纵观中医各学派,始发于创新,迭见于群体的继承。”因此,学术思想、人员的有序架构、著作及其影响成了新的医学学术流派形成的三要素。

从医学史的研究角度来分析,随着吴文化的兴起,吴地的医学活动也就自然随之产生了。然而,并非所有的医学活动都能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医学流派的。吴中医学能够形成一种医学流派——吴门医派,其肇始应该是元末明初浙江浦江(今金华)名医戴思恭来吴行医,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史称戴思恭为“吴医形成的引导者”。

戴思恭,字原礼,号肃斋,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学习医术,潜心医学理论,洞悉诸家奥旨。朱丹溪弟子甚多,戴思恭颖悟绝伦,刻苦好学,最受朱丹溪的赏识。朱丹溪曾将记载着自己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的笔记借给戴思恭研读,戴氏医术日益精湛,治疾多获神效,由是以医术名世,曾为明朝御医。

元末明初,戴思恭来苏州悬壶行医,凡吴人看病,他每开一方收银五两。由于他是金元名医朱丹溪的高徒,医术高超,一时声誉鹊起。苏州本地人王宾就去拜见他,向他请教学医之道。王宾在他的指点下,熟读《内经》等书,并得到他所秘藏的朱丹溪《彦修医案》十卷,由此继承了辨病诊疗的学术经验,朱氏与戴氏学术得以“本土化”。

王宾将殁,因无子,将书传于学生盛寅,《明史·方技传》称“寅既得原礼之学,复讨究《内经》以下诸方书,医大有名,永乐初为医学正科”。又有元末明初苏州人葛应雷、葛可久父子,以医名于时,《明史·方技传》称“时北方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未行于南,有李姓者,中州名医,官吴下,与应雷谈论,大骇叹,因授以张、刘书,自是江南有二家学”。他们吸取刘完素“河间学派”、张元素“易水学派”的成就,对疑难杂症能应手而愈,享名江南,著有《十药神书》等书,为现存最早关于治疗虚劳的专著。

因为王宾、盛寅继承传播了朱丹溪的学说,葛应雷则继承传播了北方刘完素、张从正为代表的中原医学,吴门医派由此而发端,杨循吉《苏谈》就说:“吴下之医由是盛矣。”

真正使“吴医”广传天下者,当是清乾嘉年间的名医唐大烈,代表作是《吴医汇讲》。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集,凡属医门佳话,发前人所未发,可以益人学问者,不拘内外女幼各科,无不辑入。”阅读本书,其中有经典著作的注解阐发,有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有临床治验的记录,有药物方剂的解释、考证,有医话歌诀等,无所不包。叶天士的《温证论治》、薛生白的《日讲杂记》、杨立方的《读<伤寒论>附记》等均全文刊入,吴地医学也进入明清的鼎盛时代,“吴医”也得以为天下人周知。

如果说吴门医派始发于金元时期的戴思恭、王仲光等医家,也仅仅是“溪流”的源头,“大江大河”的形成还是源自于之后的辈出名医和洋洋著述,特别是由此而形成的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正如吴怀棠在《吴中名医录》序言中所言:吴中地区

数百年来涌现出不少名医,“有文明邦国者,有饮誉乡里者,有创造发明著书立说而形成一代宗师者,有精于脉理善诊妙治而留范千百医案者,有广注阐解经典者,有专论克治时病者,有精通诸科者,有独善一技者。总观诸贤,不惟医道高超,且皆医德隆厚。”这一庞大的医学名家群体,形成颇具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吴门医派的突出贡献——温病学说

分析吴门医派众多医家的学术成就及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葛可久、缪希雍等为代表的吴门杂病流派,以张璐、柯琴等为代表的吴门伤寒学派,以叶天士、吴又可等为代表的吴门温病学派,以薛己、王维德等为代表的吴门外科学派,当然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对中医学的突出贡献。

温病学说是吴门医派最实质性的内涵之一,它的形成虽然与吴中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吴中名医的辈出、学术的包容,继承与创新并举,始有“吴中医学甲天下”的局面出现。梳理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历经萌芽———形成——鼎盛三个时期,一个地方医学流派能在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真正体现了吴门医派的重临床、重疗效、重师承而敢于争鸣,重门派更兼百家的基本特征。

(1)萌芽时期

以元末明初王履为代表王履(1332—1391年),字安道,号畸叟,江苏昆山人

本页关键字:吴门医派  吴中医学  温病学  黄一峰  陈明善  钱伯煊  马友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澄江针灸学派        下一篇:湖湘五经配伍针推流派

>> 返回中医流派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