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温病概念、特点与病因

温病概念、特点与病因

中医温病病因学说的产生,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归纳,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而推究出其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而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证求因”。

温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病,也是中医急症的主要种类之一。因其起病急,热势重,且多见危重证候,对人体危害严重,所以如何更有效地对温病进行预防与辨治,越来越引起中医界的广泛重视。

病的概念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这里,应当注意温病的概念中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温病乃外感病,其致病是由外界邪气所引起,这就把温病和内伤杂病区别开来。二是温病与四时(四季)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季节,气候各异,就导致一年四季中温病病种的不同。三是温病的致病因素总的来说是温热邪气或湿热邪气,简单地说,也就是热邪。这就把温病和伤寒区别开来。温病和伤寒同为外感发热性疾病,但病因不同,一热一寒,所导致的病种、证候、发展趋势均不同,其治法当然也不相同。四是温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感受热邪之后,有明显的急性发热过程。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温病并非单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具有上述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也就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痢疾等。还有某些急性热病,如中暑等,虽非感染性疾病,但因其符合温病的特征,也属于温病的范畴。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温病的特点

温病虽然包括多种疾病,其证候类型复杂多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每一个病证都有其个性。但由于同属温病,所以又具有共同的特点,也就是温病的共性,概括地说有五个方面。

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 温病是外感性疾患,其病种虽多,总括起来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其病因不外温热邪气与湿热邪气。

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温病是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因此它具有既不同于内伤杂病,又不同于伤寒的临床表现。简言之,温热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湿热病多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 温病的发生与季节密切相关,如春季温暖多风,气候干燥,易发生温热病;长夏季节气温高而多雨,则易发湿热病。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不同,因而所发生温病的病种也具有其地域特点,如江南水乡气温偏高而水域广阔,所以每多见湿热病。

大多具有传染性 温病是外感时令之邪而为患,邪气自口鼻、皮毛侵袭人体,在大多数情况下,病者可以通过呼吸或接触而由口鼻传染他人。某些温病,如温疫,甚至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但也有些温病并不传染他人。所以说,温病大多具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温病都必然传染。

发展变化有其独特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实致虚、由功能失常到实质损伤。其最终结果,或邪气渐退而向愈,或邪盛正衰而导致死亡。

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或称热邪。温与热,同属阳邪,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可以说,二者之间只有程度轻重的差别,而无本质的不同,所以常混称温邪或热邪,或合称温热邪气。由于一年四季气候特点的不同,如春季温暖而多风,夏季暑热盛,长夏热而多湿,秋季(初秋)气温偏高而干燥,所以不同季节热邪犯人每多与其季节之主气相兼夹。温病的病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风热邪气 风为春季之主气。春季温暖而多风,故风热邪气为病多见于春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风温。若冬季气候反常,应寒而反温,亦可产生风热邪气,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冬温。风温与冬温发病季节虽不同,但病因相同,故临床表现与辨治均相同。

风热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的温病,往往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痉厥之变。

暑热邪气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为热之极,四季之中,暑邪独见于夏季,故暑邪为病只发生于夏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暑温。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见高热恶热,汗出口渴,脉洪数等热盛征象。进而耗损津液,甚至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失水之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故暑热为患又易导致津气两伤,甚至成虚脱之危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故暑邪为患又往往夹有湿浊,而发生暑湿病,其属湿热病范畴(多属热重于湿的类型),也称为暑热夹湿。应当指出, 夏季虽然多湿,暑邪虽易夹湿。但并不等于暑必夹湿。所以暑邪为患有不夹湿与夹湿之别,二者病变性质不同,临床表现与治法亦均大不相同。

暑温病根据其夹湿与否,分为暑热病与暑湿病两种类型。暑邪不夹湿而为患,称为暑热病,属温热病范畴;暑邪夹湿而为患,称为暑湿病,属湿热病范畴。

夏季感受暑热或暑湿邪气而发生的温病,除暑温外,还有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暑瘵等。

湿热邪气 湿为长夏之主气。长夏气温高而多雨,自然界湿热弥漫,此时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湿温。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热与湿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难解难分,湿遏则热伏,故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的特点更为突出,多表现为湿重于热。因湿性重浊粘腻,阻滞气机,易困脾胃,故湿热病过程中多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神识呆痴,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滞,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

燥热邪气 燥为秋季之主气。早秋季节,天气晴朗,秋阳曝晒,气温高而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温病为温燥。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气候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为患,其所导致的疾病为凉燥,因其无热邪,故不属温病范畴。秋季因燥邪而致病者,均称“秋燥”,但因有燥邪与热邪相合或与寒凉之邪相合之别,故病有温燥与凉燥之异,二者证治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燥热邪气易伤津液,病变初起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见口、鼻、唇、咽、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之临床表现。燥热邪气为患一般以损伤肺、胃、大肠津液为主,如辨治及时,一般易于痊愈,不至于出现危重证候。

伏寒化温 寒为冬季之主气,外感寒邪为患,导致伤寒病。可见寒邪并非温病的病因。但有的发于春季的温病,初起并无明显的表证阶段,而是开始即以里热证为主,与春季外感风热邪气所致的风温病初起先见表证,然后再由表入里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因此将这种温病命名为春温。春季气候并不炎热,为何春温初起即见里热炽盛呢?追究其病因,古代一些医学家认为,这类病变并非感受春季之风热邪气为患,而是冬季感受寒邪,如果人体阳气不虚或属阴虚火旺体质,则邪气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至春季气候温暖,人体腠理疏松,则体内所伏之热,就自内而发。因热邪是自里而发,所以初起即见里热证。这种发病类型,属伏邪自发型。如果由于春季又感受时令之邪而引动体内之伏热,初起可见表里同病,但以里热为主,这种发病类型,称为新感诱发型。在伏邪自发型中,如果人体属阳盛体质,则病发于气分,初起见气分里实热证;如果人体属阴虚火旺体质,则发于营分,初起见营分虚实夹杂证。在新感诱发型中,如果人体属阳盛体质,则初起见卫气同病;如果人体属阴虚火旺体质,则初起见卫营同病。由上述可见,寒邪并非温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但若冬感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转化成温热邪气,至春季而发,则亦可导致温病,而导致温病的直接病因,还是温热邪气。这种病因的产生,就是“伏寒化温”,由此而产生的理论,称为“伏气(或伏邪)温病”学说。追本溯源,这种学说的理论基础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

温热毒邪 温热毒邪亦称温毒邪气,或简称温毒,这种邪气所导致的温病称为温毒。可见,温毒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病因,一是指病种。温毒为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一是具有传染性。也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才称其为“毒”,以示与一般温病之区别。可以说,温毒是温病中具有“毒”的特点的一类,究其属性,多属温热病范畴。还应说明,温毒并非一个具体病名,而是具有温毒特点的一类温病的总称,他包括的病种较多,临床常见者如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大头瘟(丹毒)、烂喉丹痧(猩红热)等。

疠气之邪 疠气亦称戾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其所导致的温病,统称温疫。疫,即传染之意。温疫与一般温病的不同点,就在于传染性的强弱。一般把不传染或传染性不甚强的病种称为温病,而把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烈,甚至造成大流行的一类温病加之以“疫”字,称为温疫。可见,温疫就是温病中传染性极强的一种类型,因其起病急骤,病势暴戾,故将其病因称为“戾气”“疠气”。究其性质,亦不外温热性之疠气与湿热性之疠气两类。因此,温疫亦有温热病与湿热病之分。温疫并非一个具体病名,而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甚至造成大流行的一类温病的总称,他包括的病种较多,如传染性极强,造成大流行的重型流感、疫痢、霍乱、鼠疫等。

中医温病病因学说的产生,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归纳,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而推究出其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而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证求因”。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温病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传染病),其发病大多数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从六淫、温毒、疠气方面去认识,以外感立论,从而不断完善、提高,发展成完整而严密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本页关键字:温病概念  温病特点  温病病因  温病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老年性皮肤瘙痒治验        下一篇:经方的应用思路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