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腧穴进行针刺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疗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是我国已故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在国内针灸临床首创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脑血栓后肢体障碍、腰椎间盘脱出症及改善心脏病患者的胸闷、气短症状疗效十分显著。
彭氏眼针理论基础核心
辽宁彭氏眼针疗法以五轮八廓八卦学说为指导思想,以眼与脏腑经络密切关系为依据,并于临床中不断实践凝结而成。通过对“眼”的观察,可以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对于指导辨证与临床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眼与经络学说的关系 眼睛通过经络与脏腑有密切联系,人体除肺、睥、肾、心包四经外,其它八条经脉都以眼睛做为集散处。肺和大肠相表里,脾和胃相表里,肾和膀胱相表里,心包和三焦相表里, 因此,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都与眼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1]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经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王肯堂《证治准绳·目门》于卷七言:“华元化云: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总之,经络与眼的关系,表里互通,甚为密切。
眼与脏腑学说的关系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肝,足厥阴肝经之脉连目系,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目为肝之外侯,肝主藏血,目受血而能视,肝气调和,目能辨色;心,主血脉,目得血养,目者心使,心者神舍,心气司动,气调目明;肺,主气,气和目明,肺主宣降,气机通利,目得卫气;脾,主运化,精气上注于目,脾主升清,目窍通利,脾主统血,血运目络,脾主肌肉,司睑开合;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水液,气化正常,充养眼目。脏腑表里密切联系,言脏即及腑。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与眼相连,确定了眼与脏腑关系极为密切。
眼与五轮学说的关系 在现存医籍中,以宋代·王怀隐所著《太平圣惠方》记载为最早,目有五轮,属于五脏,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象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对五轮也有较全面的论述:“五轮,金之精腾结而为气轮,木之精腾结而为风轮,火之精腾结而为血轮,土之精腾结而为肉轮,水之精腾结而为水轮”。五轮学说,是将眼睛由外向内,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等五个部位,并分别与五脏相属,明确了眼睛局部与整体的协调作用,通过“轮标脏本”、“轮脏相应”的中医学整体观原则,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和五脏六腑更为密切的关系。
眼与八廓学说的关系 八廓学说首为眼科专著《银海精微》所提及,以后历代医家对此均有所阐述及发挥,但所涉及八廓的具体位置分属脏腑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描述及理解均不尽相同。八廓学说是建立在脏腑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观眼诊病方法,它将外眼应八卦划分为八个方向,八廓分属不同脏腑,以此查视白睛血脉丝络的状况,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对八廓八卦及脏腑进行了详细论述,“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以达血气……曰关泉廓”。
彭氏眼针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价值
彭氏眼针经过近30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其临床价值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其临床疗效同体针,且具有简便易行、减轻患者负担、见效迅速、适应症广泛、很容易掌握等众多优势。其优势病种包括了脑血管病、各种痛证、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尤其对中风偏瘫和各种疼痛证患者应用最多,临床疗效也是最为显著。
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创始人--彭静山
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15岁学医,受教于一代名医马二琴先生,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
本页关键字:彭氏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学术流派 五轮八廓八卦 经络学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蒙医五疗温针流派 下一篇:路氏医派的形成和传承脉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