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眼针疗法是1970年创始的一种微针疗法,如今与耳针、头枕针等都属于针灸疗法的创新,是新的微针疗法,是针灸学新的组成内容。现将眼针疗法的理论介绍如下。
眼针疗法的理论
指出,眼针疗法源于古代五轮八廓学说,用后天八卦将眼睛分八区,内连五脏六腑,外查形色丝络,诊察病人的疾病和机体的情况。由观眼识病发展至眼针分区,其理论依据十分明确,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渊源。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组成,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在表而易见的为络脉,络脉包括十五络、孙络、浮络。认为,眼部的白睛上可隐约见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若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内传到脏腑,或由脏腑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以从眼白净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十二经与眼睛均有联系。经络在周身替他不为肉眼所不能见得,但是白睛可见。白睛的丝络随着人体疾病的变化可出现不同的形态颜色变化,一经加深即容易看见,而且一经出现,不易消失,可留下永久痕迹。眼白睛的丝络我们可以认为属于浮络、孙络,为经络在体表之表现,故华佗曰“观眼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有病道运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故白睛之丝络之变为脏腑之病所。
眼与脏腑之间的通过十二经脉有机联系,除肺、脾、肾、心包经以外,其余八条经脉以眼作为集散之处,经络具有表里关系,故可以说十二经直接或间接与眼有联系。眼主要依靠经络为脏腑连接贯通,使眼不断得到经络输送的气、血、津液、精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如《证治准绳》中“……外有二窍,以通其气,内有诸液出而为泪。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元、真精,此皆滋目之原液。”
基于眼与脏腑的关系,根据八廓应八卦,把此作为眼针疗法理论的基本指导,将眼睛分为八个区,每区代表一个卦位,再配以脏腑,又根据各区内白睛上的脉络变化,通过临床大量的论证,以观眼识病,并进行眼针治疗各种疾病。
认为眼针疗法的八区十三穴为经络的新的组成,针刺不同眼针区域,即是对眼针经络的针刺。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有机联系为一整体,故眼针区域也有经络的作用。针刺治疗疾病理论为经络学说,其理论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眼针疗法的理论也为根据白睛丝络变化,眼部脏腑分区,进行针刺,通过针刺不同区域,调整不同脏腑的阴阳,从而疏通经络。
眼针疗法分为八区十三穴,故具备腧穴的特点,腧穴具备反应疾病的,接受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眼针十三穴也可以通过白睛之丝络变化,诊断疾病,针刺可以治疗疾病。
第2套眼针分区定穴方案基础上重新调整了原八区十三穴的相对位置,使调整后的八区实际位置与隶属的八卦位置完全一致,解决了临床实践中费解的问题,而且提高了观眼诊病的准确度,使眼针疗法的可操作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是两代人努力的结晶,为中华眼针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起到开拓性的贡献。
眼针疗法命名
古代腧穴命名是有不同特点,多以取类比象命名腧穴。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说明腧穴的命名是有一定意义的。眼针疗法八区十三穴命名属于脏腑命名法,八区即乾一肺大肠,坎二肾膀胱,艮三属上焦,震四肝胆藏,巽五中焦属,离六心小肠,坤七脾和胃,兑八下焦乡,此种命名方法对辨证治疗有及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眼针疗法取穴原则
针灸学中配穴原则有表里取穴、随证取穴、脏腑辨证取穴等,将眼针疗法取穴分为三种,循经取穴、看眼取穴和病位取穴,不同于针灸学教科书中的取穴。循经取穴:即确诊疾病属于哪一经及取哪一经区穴位,或同时对症取几个经区。看眼取穴:根据观眼识病取穴,即哪个经区络脉的形状、颜色最明显即取哪一经穴区。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划分的界限,病位所属上、中、下哪个区即取对应眼针的穴区。
眼针疗法适应症与体针大致相同,目前临床适应病证20余种,其中优势病种包括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各种疼痛、循环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等,是通过调整循环、生化、代谢等指标起作用。
通过梳理中医历代各家相关理论的学术发展脉络,确立眼针疗法中医理论,使其更加符合中医理论的继承性、朴素性和科学性,眼针疗法开拓中医学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快眼针疗法诊治微观化的进程,具有承上启下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医案心得 彭氏眼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汗出可遍身的现代科学依据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