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杂病派以《张氏医通》著名的张璐
张璐(1617-1700),字路玉,号石顽,清代苏州人。早年学儒,明末战乱,隐居于洞庭山中,潜心钻研医术,以著书自娱,至老不倦。张璐是较早倡导经典杂病学的医学家,其代表作为《张氏医通》。这部撰成于1695年的大型临床证治全书,是张璐精心编著的,岁历五甲,稿凡十易,审阅者达60余人。全书16卷,70余万字,卷1-7为内科诸病,卷8为五官病,卷9为疮疡及杂证,卷10为妇科,卷12为儿科,卷13-15为专方,卷16为祖方。此书的编写,旨在“挽风俗之隤弊”,张氏以时医“绝志圣学,株守家传,恣行削伐,不顾本元”,或“徒务博览,不卒师传,专事温补,”遂广搜历览,由博反约,千古名贤至论,统叙一堂,八方风气之疾,汇通一脉,俾后世修性命之学者,昭然共由,而趋世惊名者,岐路攸分,请毋事此。”全书对500余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作了阐述,每病首列《灵枢》《素问》论述,次则《金匮》治例,以后为各家论说,荼萃折衷,每门且附有前人及张氏自己的医案。张氏虽好旁征博引,但并不为一家之言所拘,能立足辨证论治的原则,认真分析各家医论,提出符合临床的见解。例如,真中风与类中风有温散外风与滋阴熄风的不同,前人有西北土地高寒,风气刚猛,多真中风;东南多湿热之气,多类中风之说,故东南医家遂畏麻桂之辛温而弃之不用,此实是偏见。张璐指出:“余尝究心斯道,五十年来,历诊西北之人中风不少,验其瘖痱遗尿,讵非下元之惫,而从事地黄饮、三生饮乎?喎僻不遂,讵非血脉之废,而从事建中、十全等治乎?东南类中,岂无六经形证见千外,便溺阻隔见于内,即从事续命、三化等治乎?”又如痢疾一病,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诸家均视作湿热,后世皆宗之,概用苦寒;或专守通因通用。痛无补法之例,恣用攻逐,以至变证频出,张氏尝见“屡服黄连,虚阳迫外,而反发热发斑者,亦有虚阳内扰忽发除中,反骤能食者,有频用大黄开肠润泄,甚至发呕吐蛔者。有大黄下咽及胀闭不通,阴气上逆而变中满鼓胀水肿者,凡此之类,未遠枚举”。张氏说,痢下脓血,有鲜紫浓厚与瘀晦稀淡之别,脉象有弦细小弱与滑大数实之别,其间便有寒热虚实之异,岂可恣用苦寒?况阴虚而至夜微热腹痛,非峻补其阴,其痛不止,岂可恣用攻逐?《内经》有通因通用之法,但也有涩因涩用之法,对滑脱不收,岂可不用温涩法?所论充满辨证论治的精神。
《张氏医通》中有3卷专方763首,1卷祖方36类427首。专方即专治之方,对病的针对性较强,张氏以病症分门集方,如侯氏黑散入中风门,香薷饮入暑病门,保和丸入伤食门等。祖方即基本方,张氏所谓“方源”,如字母组字,从祖方可化裁许多方剂。与专方相比,祖方偏重于通治,对证的针对性较强,如桂枝汤、术附汤、四逆汤、四君子汤等。祖方共分36类,其中不但有仲景方,尚有唐宋方,后徐灵胎编《伤寒类方》的方法与此相似。专方与祖方的划分,对于临床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专治与通治的结合是很有意义的,这也是《张氏医通》的一大特色。
张璐的著作除《张氏医通》外,尚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千金方衍义》《诊案三昧》等。其中《千金方衍义》是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所载方剂的方解,他是历史上唯一为《千金方》作注解的医家。他认为《本经》《金匮》《千金》是一脉相承的,他分析《干金方》,论药多取《本经》,论方则取《金匮》大法,并把读《千金方》作为活用《金匮》方的必要手段,说:“不读《金匮》方无以知《千金》之法源,不读《千金》方何以广《金匮》之变法?”并初步揭示了《千金方》制方遣药的规律。如谓:“千金立方之义,专以方下所主之证为主”。说明《千金方》从临床实践而来,非后世臆度之方。又谓《千金方》“治病各有专药”,“小方中功夫最专,慎勿忽视”,强调《千金方》辨病专治的特点。另外,他还分析了《千金方》顺逆反正配合、寒热补泻互用等配伍特点,为推广唐方作出了贡献,也丰富了经典杂病学的内容。
上一篇:经典杂病派针砭时弊、发皇古义的徐灵胎 下一篇:正宗派承先启后的陈自明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