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张氏正骨流派
张氏点穴疗法
张氏锋针疗法
张氏手牵足蹬法
张氏筋膜松解针
湖南,荆楚之域,在西周为熊绎始封之地,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岳阳位于湘北大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灿烂。岳阳张氏正骨术,就是这片沃土上生长、繁衍出来的杰出代表。这一形成于清朝末年的治骨医术,在湘北大地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流派渊源
根据岳阳县志及墓道碑等文字记载,岳阳张氏正骨的创始人可追溯到张氏家族第18代张元初,他自幼聪慧好学,跟随父亲张汉卿学医。悉心阅读家传医书,汇集民间诊治跌打损伤之法则药方,元初深得其要领,结合自己经验,反复实践,疗效神奇。自此,张元初自成一派,张氏正骨应运而生,并将其术传于其子张瑞林。
四代传人
第一代张瑞林(1899-1961) 1899年张瑞林在岳阳县西塘出生,青少年时期一边在私塾读书,一边随父学医,专治跌打损伤。曾拜师北少林智仁和尚,在治疗骨折、脱臼、创疡等骨伤疾患上具有独特疗效。1959年,奉政府调遣偕爱徒罗新群来岳阳市中医院创建骨伤科,并担任主任。张瑞林为人刚正,温厚和蔼,深受病人爱戴,求医者络绎不绝。所著《张瑞林病案录》初步形成了张氏正骨以气血为先的理论基础及筋骨并重的手法特色。
第二代罗新群(1930-2015) 罗新群对张氏正骨的理论及治疗特点颇有研究,专业技能全面,手法操作精良,辨证用药有独到之处,尤擅长于诊治外伤骨折脱位、筋伤劳损、内伤重症,特别是对骨折手法整复上有独特的技术,复位成功率高。
第三代方东方 方东方师从罗新群学习张氏正骨,勤于思考,学贯中西,兼收并蓄,特别注重正骨理筋,形神并重,整体调治。方东方对骨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脊柱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第四代黄会保 黄会保广泛吸取百家之长并勇于探索,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将张氏正骨医术发扬光大,擅长对各种骨折、筋伤等病症进行治疗,医疗经验极为丰富。黄会保在全面继承和发展张氏正骨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总结张氏正骨学术思想,并努力发掘张氏正骨秘方验方资源。精心研制的张氏消肿定痛膏、张氏接骨止痛胶囊等系列张氏正骨制剂,临床疗效显著。
学术思想
张氏正骨其主要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又宗蔺道人、薛己等骨伤名家,以气血学说为主要立论依据,强调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治疗要内外相合,治内伤着重调气以活血,外治以手法整复、药物外敷、夹板固定、练功活动相结合。张氏正骨有三大学术特点。
损伤病机以气血为先
《黄帝内经》早就阐述了气血的概念,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此文说明了气血的重要性。《内经》还明确论述了气血与运动器官的关系,指出骨骼、筋脉、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功能都依靠气血的滋养,骨骼、筋肉的病变往往是气血紊乱所引起。《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这些理论是骨科气血学说之渊源。张氏正骨通过长期的临证实践,认为损伤的病机以气血为先,核心是气滞血瘀。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故在治疗上以理气活血为治疗大法。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新血不生,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以此为依据,创制的张氏接骨丹以枳实、川芎、陈皮、木香、厚朴等药为主组成,意在理气治血、化滞散瘀,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损伤治疗要内外合治、筋骨并重
伤科病是因为机体被外力作用所致,必然引起体内气血的运行紊乱,从而使脏腑功能失调,正所谓“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内伤轻者,经络损,内伤重者,脏腑伤,均不离气血。另外,肢体通过经络与脏腑相关联,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从而达到消除肢体肿痛的目的。故而在治疗上既重视局部施治,又重视全身调理,强调内外用药相结合。内治在重视调理气血的同时,讲究辨证论治,尤其对损伤兼证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损伤早期二便不通予大成汤加木通攻下去瘀;对开放性骨折并感染,表现为火毒内攻、热邪蕴结者,以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损伤后期,四肢乏力、气血虚弱者,以健脾养胃汤以益气健脾等。
张氏正骨特别强调筋束骨、骨张筋,认为筋与骨关系密切,伤筋必动骨,动骨易伤筋,因而在治疗上就要筋骨并重。张氏正骨在对骨折脱位的治疗中,强调在治骨的同时一定要治筋,在骨折复位的同时要理筋,即推拿按摩,顺骨捋筋,同时早期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对功能的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在外用药中根据不同病情使用不同方法,既有药膏敷贴,又有熏蒸热熨等。对各种急性挫伤、扭伤,外敷张氏正骨膏;对创伤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对踝部伤筋及各种足部疼痛性疾患,用张氏健步散热熨治疗。
正骨理筋分清君臣佐使
手法在张氏正骨治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张氏正骨在临床中对骨折脱位、伤筋等特别注重手法治疗,明确指出行手法之前,对人体十二经脉走行必须了如指掌。施术时要做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张氏正骨手法要点:正骨理筋,君臣佐使,稳而有劲,刚柔相济,接骨前先理筋,复位后再捋顺,具体来说有拔伸、旋转、推挤、提按、反折、分骨、叩击、捋顺等手法,关键是分清君臣佐使。大凡骨折移位,不外侧移、成角、旋转、短缩、分离五种。临床上骨折的五种移位不是单独存在,多是几种移位同时存在,在复位时就必须采取复合手法,这就有一个主次和先后配合的问题,也就是君臣佐使问题。如肩关节前脱位,单是患肢外展位作牵引,不易成功,单是将肱骨头向外端提,难以取效,单是将上臂旋前旋后则无济于事,如在患肢外展牵引的同时,稍作旋前旋后活动,并将肱骨头向外端提,旋即可以解决问题,这里拔伸牵引是君,力要用得大,端提是臣,力要用得稳,旋前旋后就是佐使,力要用得巧,几个动作协同配合,就能完成复位。手法成功的关键是分清君臣佐使,运用得当。若君臣倒置,主次不分,不仅难以成功,反会增加患者痛苦,还可因不当的手法造成并发症。
总之,张氏正骨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主要表现为,理论上以气血学说为立论依据,强调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并独创君臣佐使的正骨理筋手法。
临床经验
骨折的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大部分为嵌入性骨折,骨折移位相对不大,手法整复并不困难,但由于该骨折是近关节的骨折,其有效固定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氏正骨采用一种肩臂形态塑形三块夹板用于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分析收集的病例,认为中医手法复位固定仍然是行之有效、费用低廉,而且可以避免手术的各种风险的方法。
肱骨外髁骨折 肱骨外髁翻转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外髁骨折后由于前臂伸肌群的牵拉,骨折块可发生翻转移位,有的甚至可达180度。复位时根据君臣佐使原理,应以旋转为君,牵引内收为臣,肘部屈伸摇摆为佐使,术者左手握患者腕部,置肘关节于屈曲45度,前臂旋后位,加大肘外侧间隙,腕背伸使肌群松弛,右手拇指扣住骨折块向内旋转,同时徐徐牵引,即可复位,再肘部屈伸摇摆捋顺筋脉。以上手法一气合成。
痹症的治疗
项痹 《素问·痹论》言:“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邪伤人,最易引起筋骨、经络间痹阻不通,气血流行失畅,出现周身关节疼痛、怕冷、活动不利等,治疗上予以祛风、化湿、散寒。然而体质虚弱,尤其是卫阳不固可致病邪乘虚侵袭人体,风寒湿邪留注于经络关节。根据中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病求本”的原则,张氏正骨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临证中重用黄芪扶正益气。黄芪性温、味甘,为补气诸药之最,配合祛风散寒、活血化湿通络之品,补气不碍邪,祛邪不伤正,起到相得益彰之效。
颈椎病,中医学将其归为“项痹”范畴。张氏正骨认为痰、虚是该病发生之关键,治疗上以健脾为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液,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聚湿生痰,留滞于太阳颈项。脾虚不能健运水谷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无以濡养筋脉,则见头晕,甚则恶心、呕吐,神疲懒言,纳少,舌淡,苔薄白腻,脉虚而无力,即“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治疗以健脾益气、祛痰化湿为大法,方用黄芪、党参、白术、法半夏、天麻、当归、陈皮、茯苓、淮山药、甘草、葛根、白芷等。
筋痹 张氏锋针是在古代九针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展形成的,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张氏锋针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锋针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将针刺入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张氏锋针不断改进,在治疗狭窄性腱鞘炎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锋针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锋针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
筋伤的治疗
方药组成:羌活20克,独活20克,川乌20克,草乌20克,鸡血藤30克,血竭30克,桃仁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桂枝30克,香樟木50克,透骨草30克,附子10克。用法:先用煎液熏,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将患处放入
本页关键字:张氏正骨流派 黄帝内经 难经 蔺道人 薛己 骨伤名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经典伤寒派的学术特点 下一篇:易水内伤派重视治形填精的张景岳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