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踯躅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Yánɡ Zhí Zhú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molle(Bl.)G.Den[ Rsinense(Lodd.)Swee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老枝光滑,无毛,褐色,幼枝有短柔毛及刚毛。花芽卵圆形,鳞片9-12片,阔卵形。单叶互生;叶柄短,长2-6mm;叶片纸质,常簇生于枝顶,椭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睫毛,两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花多数排列成短总状伞形花序,顶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萼小,5裂,半圆形,宿存,被稀疏细毛;花冠宽钟状,金黄色,先端5裂,裂片椭圆形至卵形,上面1片较大,有淡绿色斑点;雄蕊5,与花冠等长或稍伸出花冠外,花药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5室,外被灰色长毛,花柱细长,无毛长于雄蕊,柱头头状。蒴果长椭圆形,长达2.5cm,熟时深褐色,具细柔毛和疏刚毛,胞间开裂。种子多数,细小,灰棕色,扁卵形,边缘有薄膜翅。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石缝、灌丛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性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化痰止咳;散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痛风;咳嗽;跌打肿痛;痔漏;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涂擦。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追风,定痛。
【摘录】《中华本草》
本页关键字:羊踯躅根 风寒湿痹 痛风 咳嗽 跌打肿痛 痔漏 疥癣 山芝麻根 巴山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