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齿蛇葡萄
显齿蛇葡萄为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 T. Wang的干燥嫩枝叶。6月采摘,晒干或烘干。产于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中药名称】显齿蛇葡萄
【中药学名(拉丁名)】FOLIUM ET RAMULUS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E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科属】葡萄科
【分布区域】产于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 T. Wang的干燥嫩枝叶。(《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产于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入药部位】叶
【采收加工】6月采摘,晒干或烘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本品茎略呈圆柱形,直径0.5-3mm。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略显纤维性。叶多皱缩卷曲,表面暗灰绿色,被有淡黄白色颗粒状物;完整叶片展开后呈长椭圆形、狭菱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气清香,味微甘、苦。(《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肺、肝、胃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目赤肿痛,痈肿疮疖。(《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洗。(《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置干燥处,防霉。(《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叶的横切面:非腺毛多分布在主脉中上部,单细胞,偶见由2-4个细胞组成,先端略弯曲;上、下表皮均由1列薄壁细胞组成;厚角组织位于主脉突起部位,细胞壁明显增厚;栅栏组织1列,不通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外侧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黏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粉末绿褐色。草酸钙针晶多数成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长28-80μm;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组织中,直径16-31μm,棱角较尖锐;单细胞非腺毛长33-105μm,稍呈镰刀状弯曲,多细胞非腺毛偶见,由2-4个细胞组成;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2-3滴,即显樱红色。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4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9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取双氢杨梅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通则0502)试验,吸取“理化鉴别”【1】项下的滤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1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非道地
【传说渊源】
相传,清朝光绪(1875)年间,有位叫陈子贺的先生在京城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光绪皇帝当时身体较弱,食欲不振、脸色发黄、说话沙哑,脸上还常长红痘和黑斑。皇宫太医开出的处方一般只能维护一段时间,过后又会复发。光绪皇帝又十分怕吃药,故此病令光绪皇帝十分烦恼。
那一年,帝师陈子贺回家乡探亲,发现乡亲们经常饮用一种山上采来的野藤叶,人人精神饱满,皮肤光润,陈子贺先生试着品尝了一下,发现此茶饮后先苦后甘,回味甘凉,咽喉很舒服。联想到光绪皇帝声音沙哑,于是,便带了一些野藤叶回去给光绪皇帝品尝。光绪皇帝试着品尝之后感觉味道不错,便经常泡饮。奇怪的是,不到半年时间,光绪皇帝不仅感觉咽喉清爽,而且脸上的红痘、黑斑也逐渐消失了,皮肤变得光润起来,于是,光绪十分高兴,便降下圣旨,命它为“天子显齿蛇葡萄”。陈老师闻之急奏请皇上,说:如皇上降旨命它为“天子显齿蛇葡萄”,那百姓谁还敢喝?还是让它回到百姓之中,造福黎民百姓吧。皇上觉得老师的话有道理,于是就降旨命它为“野显齿蛇葡萄”。由此,野显齿蛇葡萄便逐渐下流传起来,而且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仍享有盛誉。由于野显齿蛇葡萄揉制烘干后形呈白色,所以,南洋一带又称其为“白茶”。
本页关键字:显齿蛇葡萄 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感冒发热 咽喉肿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