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肿瘤专题 --> 肿瘤治疗 --> 中医治疗肿瘤的七大治法

中医治疗肿瘤的七大治法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中医肿瘤学初步形成其完整的治疗体系,常用的治法为:扶正培本法、理气活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化痰除湿法、以毒攻毒法等。

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祖国医学中关于治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概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论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中医肿瘤学初步形成其完整的治疗体系,常用的治法为:扶正培本法、理气活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化痰除湿法、以毒攻毒法等。肿瘤为全身性的局部病变,病情复杂,虚实寒热夹杂,所以上述诸法又常配伍应用,而且常以扶正培本为重点,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活血化瘀等为肿瘤防治中常用配伍法。

1.扶正培本法

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为虚证。用扶正培本法,扶助人体正气,协调阴阳偏盛偏衰。补益人体虚弱状态,调整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强抵御和祛邪的能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正如中医所言“养正积自除。”当然,在临床中扶正的同时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

扶正培本的方法很多,如补肺益气,健脾和胃、补肾生津等。常用中药:天门冬、麦门冬沙参、生地黄、龟版、鳖甲天花粉知母旱莲草女贞子鸡血藤当归阿胶熟地黄黄芪党参人参黄精白术、淮山药附子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等.,根据现代研究证明,扶正培本致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整患者机体CAMP和CGMP比值,提高CAMP相对值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利于保护骨髓,增强放、化疗疗效,控制复发而达到抗癌和抑癌的效果,增强激素调节功能,促进垂体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诱导肝脏药酶,增强机体解毒能力,直接抑瘤作用。

肿瘤发病的最基本的病理特点是正虚邪实。因此,扶正培本法在肿瘤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贯穿了肿瘤治疗全程。临床运用时,首先应辨清阴阳气血盛衰,然后辨别五脏虚损及脏腑间相互关系,采用五脏分补法。扶正培本并非十全十美,在应用时,必须通过多方辨证弄清虚在何脏何腑,属阴属阳及其性质。然后根据病情早晚、病程长短、体虚程度、性别、年龄等情况分别进行调治,正如古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治疗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补益作用。扶正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达到“正胜则邪祛”的目的。肿瘤病中,扶正培本的正确使用,要以辩证为依据,首重脾胃,要依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补益法。在运用补益剂时,要处处照顾脾胃,重视“胃气”恢复,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癌症病人,其病情发展多表现为一系列慢性衰弱状态,所以应用补益剂时,宜缓补而少峻补,有些正气衰竭病人甚至“虚不受补”,宜平补而慎用温补。临床中除药补外,还应结合食补,选择与身体需要相应的补益食物,起到扶正抗癌,增强体质的作用。祖国医学一向强调饮食疗法,《内经》曾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如在放疗期间,由于热灼伤阴,在饮食上可多补充些补阴清凉,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芦笋、甘蔗汁、蜂蜜荸荠汁、白木耳、鳖肉等。化疗期间易出现骨髓抑制,在饮食上可以多补充足量的造血原料,如含铁食物菠菜、动物肝及健脾食物薏米粥、芡实粥等。在药补的基础上结合食补,注意精神的调摄,对身体的恢复十分有利。

2.疏肝理气法

祖国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与气机运行失调关系极为密切。《医宗金鉴》日:“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丹溪心法》亦云:“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不得出,以生乳癌。”气机不畅则津液运行代谢障碍,积而成块以生肿瘤。气滞是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之一,因此,理气药在肿瘤治疗中十分重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理气药既能治癌,又能改善由癌细胞影响机体造成的多种紊乱状态。如乌药对小白鼠肉瘤180株抑瘤率为44. 8%。日本人对抗癌剂有强耐药性的宫颈癌患者JTC-26细胞株筛选800种中药,发现抑瘤达90%以上的有:大茴香、枳实香附郁金川楝子大腹皮佛手枸杞子、青皮玫瑰花九香虫绿萼梅厚朴、旋复花等。

在临床应用中,往往根据病情的兼夹不同予以适当的配伍。如气滞兼血瘀,在使用理气药时,应配合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一起应用;气滞兼痰凝应配伍半夏天南星昆布海藻、象贝等化痰软坚药;气滞兼湿阻,则配伍苍术、白术、薏苡仁猪苓茯苓等化湿利湿药;气虚兼气滞,应与黄芪、党参、甘草、扁豆等药合用。诚然,理气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或运用不当,会有化燥伤津助火等弊病。但只要配伍运用得当,既可防止上述副作用的发生。

3.活血化瘀法

肿瘤多有形,历代医家多认为症积、石瘕、痞癖及肚腹结块等皆与瘀血有关。《医林改错》日:“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说明腹内有形包块肿物多由瘀血所致。临床观察证明:几乎所有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有瘀血见证。如体内或体表肿块经久不消,坚硬如石或凹凸不平;唇舌青紫或舌体、舌边及舌下有青紫斑点及静脉怒张;皮肤黯黑、有斑块、粗糙、肌肤甲错;局部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脉涩等。瘀血是肿瘤的病因之一,针对瘀血而采用的活血化瘀法是肿瘤临床常用治法。活血化瘀法不但能祛邪消瘤,亦可配伍其它法对瘀血引起的发热、瘀血阻络引起的出血、血瘀经络所致的疼痛等证起到一定效果。临床上对肿瘤患者施用活血化瘀法,可以起到多方面作用。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赤芍、红花、郁金、延胡索乳香没药五灵脂王不留行水蛭全蝎蜈蚣、斑蟊、水红花子石见穿血竭等。实验证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肿瘤的作用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肿瘤的增效作用。如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与喜树碱合并用药,治疗小鼠白血病L65瘤株实验,增加生命延长率60%,这样相对地降低了喜树碱的毒性,改善了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充分发挥了喜树碱杀灭白血病细胞的作用。②调整机体免疫功能。③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④预防放射性纤维化,减少副作用。⑤对肿瘤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据动物实验筛选及临床实验证实,活血化瘀中具有杀灭癌细胞作用和抑癌作用中药有三棱、莪术、三七川芎、当归、丹参、喜树、降香、元胡、乳香、没药、穿山甲、土大黄、全蝎、蜈蚣、僵蚕、丹皮、石见穿、五灵脂等。莪术不仅对癌细胞有直接抑制和破坏作用,而且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肿瘤消退。⑥对抗肿瘤细胞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瘤栓的形成。如桂枝、丹皮、赤芍、桃仁、红花,在体外均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血栓对瘤细胞的保护,有利于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

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法,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应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参与实验研究结果,按肿瘤性质和部位不同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消化道肿瘤,一般常用穿山甲、土鳖虫、郁金、延胡索、平地木等;食管癌加王不留行、急性子;胃、结肠癌加丹参、乳香、没药、水红花子、凌霄花等;肝癌加牡丹皮、五灵脂、姜黄等;胰腺癌加红花、藤梨根;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泽兰、石见穿、红梅梢、虎杖牛膝、地鳖虫等;乳房、子宫及卵巢肿瘤加丹参、益母草月季花、凌霄花、姜黄、泽兰、红花等;软组织肿瘤加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加丹皮、桃仁、皂角刺等。鳞状细胞癌加王不留行、急性子、石见穿、丹皮等;腺癌加丹参、赤芍、穿山甲、土鳖虫;分化不良(或未分化)癌加桃仁、红花、凌霄花、水蛭等。单发原发灶者加穿山甲、土鳖虫、石见穿、王不留行、急性子;转移灶或伴有转移灶者加丹参、赤芍、桃仁、三棱、红花、莪术、水蛭等。

在活血化瘀药的应用中,往往应注意活血化瘀药的剂量,正确掌握其剂量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发挥最大效用而避免或减少其副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而言,活血化瘀类药物大剂量使用时,有以下几个指征:①恶性肿瘤患者增大迅速,其他方法缺乏效果,不能抑制其发展者;②晚期肿瘤患者疼痛剧烈,用其他止痛药无效者;③转移灶的患者,转移灶不能稳定而迅速增大者;④肿瘤患者肿瘤虽然不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但经长时间中

药或中西医治疗,病情不能控制者;⑤考虑中西医治疗,期望化疗杀伤(控制)肿瘤的效果更好者。活血化瘀药小剂量应用指征:①有明显出血倾向或已有出血者;②对某些活血化瘀药物不能耐受者;③多种活血化瘀药配合应用时;④小剂量化瘀药物可以起作用者。

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时,亦非单独使用,通常根据辨证,同时结合其他法则,如健脾益气、软坚散结等共同发挥协同作用。此外,在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同时,涉及到是否能促进血行转移的问题,其结论不一,在临床中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应用活血化瘀药,只要恰当用药,合理配伍,还是有良好的效果。

4.清热解毒法

热毒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患者,在病情不断发展时,临床常有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脉数等证。即毒热内蕴或邪热瘀毒表现,故应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治疗。清热解毒药能控制和清除肿瘤周围炎症和感染,所以能减轻症状,在恶性肿瘤某一阶段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发展的作用。同时清热解毒药又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所以清热解毒法是恶性肿瘤治疗中较常用的治疗法则之一。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有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龙葵七叶一枝花山豆根板蓝根、虎杖、紫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鱼腥草夏枯草败酱草穿心莲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石上柏、土茯苓大青叶马齿苋鸦胆子等。近年来关于清热解毒药物抗肿瘤的药理研究报道很多,综合起来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抑制肿瘤的作用。经抗癌活性筛选,清热解毒药的抗癌活性最强。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穿心莲、白英冬凌草、臭牡丹、青黛、龙葵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瘤作用。冬凌草煎剂和醇剂口服或注射对动物移植S180V14W256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调整机体免疫力。许多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黄连等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激发或增强淋巴细胞的毒作用调整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抗炎排毒。清热解毒药如白头翁、鱼腥草、黄连、穿心莲、大青叶等均有一定抑菌作用,并能对抗多种微生物毒素及其他毒素,抑制炎性渗出或增生,从而控制或清除肿块及其周围的炎症或水肿,缓解症状。

调节内分泌功能。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影响肿瘤的发生或发展。

阻断致癌和反突变的作用。某些清热解毒药具有对小鼠胃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及癌变有明显抑制作用,如夏枯草、山豆根、白藓皮等。红藤、菝葜、野葡萄根、漏芦等能阻断细胞在致癌物质作用下发生突变。清热解毒法为防治肿瘤的常用治法,属“攻邪”的范畴。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疾病的性质,辨清正邪之盛衰,与其他法则和药物相结合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应根据毒热蕴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表现,分别选用作用于不同部位的清热解毒药,如黄芩清上焦肺热,黄连清胃热,黄柏清下焦热,龙胆草清肝胆热,栀子清三焦热等。同时,清热法又常与利湿法同用,解毒法常与化瘀散结法等一起使用。所以,结合病情,辩证地应用清热解毒药,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5.软坚散结法

肿瘤古称石瘕、石疽、岩等,多为有形之物,坚硬如石。《内经》中早已指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所以对于肿瘤多用软坚散结法治疗。凡能使肿块软化,散结的药物均称软坚散结药。根据中医理论及经验,一般认为味咸中药能够软坚,如鳖甲的咸平,龟版的甘咸,海螵蛸的咸涩,海浮石的咸寒等都有软坚作用。散结则常通过治疗产生聚结的病因而达到散结的目的,如清热散结药治热结,理气散结药治气结,化瘀散结药治瘀结等。软坚散结法在肿瘤临床中应用很久,但单独作为主要治法进行观察者很少,通常配合其他治疗肿瘤的法则和方药中使用,以达到共同消除肿块之目的。

临床中常用的软坚散结类药物有龟版、鳖甲、牡蛎、海浮石、海藻、地龙瓦楞子、昆布、海藻、地龙、瓦楞子、昆布、海蛤壳、夏枯草、莪术、半夏、胆南星、瓜蒌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的机理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如僵蚕对S180有抑制作用。除湿药生薏苡仁对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汉防已对W256有明显抑制作用等。

临床中常用化痰除湿药有瓜蒌、皂角刺、半夏、山慈菇、象贝母、葶苈子、青礞石、海浮石、前胡马兜铃杏仁、苍术、厚朴、茯苓、藿香佩兰、生薏苡仁、独活秦艽威灵仙徐长卿、荜拨、海风藤络石藤、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等。

化痰除湿法是肿瘤临床常用的治疗法则之一。在临床中,合理使用化痰和除湿法,能提高肿瘤论治效果。当然,化痰除湿法并非单独应用,往往结合病情,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配以其他治疗方法。化痰法与理气法合用称理气化痰,用于气郁痰凝者;与清热药合用称清热化痰法,用于痰火互结或热灼痰结者等。湿有内外之分,外湿犯人,每与风邪、寒邪相兼,治疗采用祛风除湿;内湿治当除湿利水。同时,根据湿聚部位不同分别采取芳香化湿、淡渗利湿、健脾除湿、温化水湿等法治之。

6.以毒攻毒法

瘤之所成,无论是由于气滞血瘀,还是由于痰凝湿聚或热毒内蕴或正气亏虚,久之均能瘀积成毒,毒结体内是肿瘤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肿瘤形成缓慢,毒邪形成缓慢,毒邪深居,非攻不可,所以临床常用有毒之品,性峻力猛,即所谓“以毒攻毒”法。

临床常用的以毒攻毒药有蜈蚣、斑蝥蜂房、全蝎、守官、蟾酥、土鳖虫、狼毒、硫磺、藤黄、蜣螂、常山、生半夏、马钱子巴豆干漆洋金花、乌头、生附子、雄黄砒石轻粉等。实验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如斑蝥的有效成分斑蝥素或斑蝥酸钠,或斑蝥的水、醇及丙酮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蟾酥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人的卵巢腺癌、下颌未分化癌、间皮瘤等多种瘤细胞的呼吸。藤黄酸、别藤黄酸腹腔给药,对S180、S37实体瘤的抑制率较显著,抑制率或生命延长率在35.6%~80%之间。

肿瘤是正虚邪毒结于内,大多表现为阴毒内结,所以在应用攻毒法时,多采用辛温大热有毒之品,以开结拔毒。临床中使用该法时,一定要依据中医理论,结合病情、患者体质适可而止。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使用攻毒药的同时,应照顾正气,合理配伍且注意药物的合理炮制,选择适宜剂型,这样既可以发挥

其治癌作用,又可以减少其副作用。总之,以毒攻毒作为肿瘤治疗中的常用治法,临床中依据辩证,结合其他治法,能共同发挥抗癌之功。

7.固摄法

肿瘤性疾病具有其特殊性,其病程中始至终表现出“散”这一矛盾,《内经》谓“散者收之”,提示应针对性地采用收敛、固摄的方法,这是恶性肿瘤的治本之法,我们称之为“固摄”法。固,有使之牢固巩固坚固之意;摄,一方面指收摄、摄纳离散脱失的物质,另一方面有摄护摄养节制之意。固摄法,顾名思义,是采用具有收敛固摄等作用的药物,以治疗正气(包括气、血、精、津等)有形或无形的消耗、散失,及邪气(特指癌毒)的侵袭、扩散之证候的一种方法。

固摄法治疗恶性肿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a.固摄正气,防止正气的耗散,纠正正虚失固的状态。b.固摄癌毒,防止或减少癌毒的扩散与转移。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收束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此即同摄法的立意所在。

固摄法的常用药物包括酸味药如白芍乌梅五味子酸枣仁、菝葜等,涩味药如龙骨、海螵蛸、椿根皮、赤石脂、芡实等,咸味药如牡蛎、文蛤等以及处方中某些药物,或烧炭存性,或用醋制,如杜仲炭、小茴香炭、芍药炭、醋制大黄等,其他如冬虫夏草补益固摄肺、肾之气,黄芪益气以固摄中气、卫气,桑螵蛸补肾固精,白果蛤蚧敛固肺肾之气,山茱萸补肝肾、敛精气,莲子养心益肾补脾以敛精气等等,临床运用中可根据病变所涉及的脏腑部位不同以及病情轻重而酌情选用。

本页关键字:扶正培本  理气活血  清热解毒  软坚散结  化痰除湿  以毒攻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肿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下一篇:中医治疗肿瘤的五大法则

>> 返回肿瘤治疗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