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Wú Huàn Zǐ
【别名】穗子(《多能鄙事》),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纲目》),木挽子、油患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圆肥皂、桂圆肥皂(《现代实用中药》),洗手果、苦枝子(《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子。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
无患树(《本草拾遗》),又名:桓(《山海经》),拾栌木(崔豹《古今注》),楺娄、栌木(《纂文》),噤娄(《本草拾遗,),拾栌鬼木(《中华古今注》),卢鬼木(《纲目》),黄目树(《台湾府志》),目浪树。
落叶或常绿乔木,高达25米。枝开展,小枝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芽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叶8~12枚,广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圆形,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主脉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圆锥花序,顶生及侧生;花杂性,小形,无柄,总轴及分枝均被淡黄褐色细毛;萼5片,外2片短,内3片较长,圆形或卵圆形;花冠淡绿色,5瓣,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有短爪;花盘杯状;雄花有8~10枚发达的雄蕊,着生于花盘内侧,花丝有细毛,药背部着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仅1室发育;两性花雄蕊小,花丝有软毛。核果球形,径约15~20毫米,熟时黄色或棕黄色。种子球形,黑色,径约12~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无患树蔃)、韧皮(无患树皮)、嫩枝叶(无患子叶)、果肉(无患子皮)、种仁(无患子中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的种子呈球形,径长14毫米。外表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种皮骨质,坚硬。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化学成份】含无患子皂甙(sapindussaponin)、脂肪油、蛋白质。
【性味】
苦,平,有毒。
①《本经逢原》:苦,平,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祛痰,消积,杀虫。治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痹,肿毒。用于白喉症,精囊病,淋浊尿频。清热,祛痰,消积,杀虫。喉痹肿痛、咳喘、食滞、白带、疳积、疮癣、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血;煨食杀虫,去腻;煮膏药祛风、消肿、拔毒。
②《广西中药志》:烧灰研末吹喉治声哑。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各种喉症,感冒发热,百日咳,白浊,白带,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或煨食。外用:研末吹喉、擦牙,或煎汤洗、熬膏涂。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附方】
①治双单鹅喉:无患于三钱,凤尾草三钱,煎服。
②治鹅喉:无患子二钱,元明粉一钱五分,梅片六分,研极细末吹喉。严重者加麝香一分。
③治哮喘:无患子煅灰,开水冲服,小儿每次六分,成人每次二钱,每日一次,连服数天。(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虫积食滞:无患子五至七粒,煨熟吃,每日一次,可连服数日。(《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厚皮癣:无患子酌量,用好醋煎沸,趁热搽洗患处。(《岭南草药志》)
⑥治牙齿肿痛:无患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固煅研,日用擦牙。(《普济方》)
⑦去风明目。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⑧洗面去斑。用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⑨子中仁:牙齿肿痛。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研细。每日取以擦牙。
本页关键字:无患子 喉痹肿痛 咳喘 食滞 白带 疳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