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德发展概述
(一)殷商周时期的医德
殷商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疾病的认识还相当粗浅,其社会伦理的观念也处于低级阶段。周朝建立之后,道德提出了“敬神修德”的思想。开始用血缘关系确定家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道德才有了行为规范的实际意义。《诗经》中许多诗句表明,周朝时期的性道德观念已相当进步,“同姓不婚”、“一夫一妻”制。《周礼·天宫·医师》中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即之有疾病者,……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种医事制度可被看作是最古老的医德评价。《周礼·地官·在司徒》中说:“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五曰宽疾。以本俗六安万民。”这里充分体现了医学的人道思想,也反映出当时社会道德的水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政治力量、学术流派粉墨登场,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医学经验交流和积累创造了条件,医学进入了以理论综合及实践经验积累为特点的发展时期。此时医巫分业,医疗活动在民间普及。医学进步很快,阴阳学说,医和的“六气”病因学说,扁鹊创立的切脉、望色、听声、写形等四诊法,均在此时期。另外,脉诊应用、经络著作、骨外科手术、药物麻醉、汞的药用、痔瘘病的记载、医疗体操等均为世界之最。
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德的进步,医学人道主义成为这一时期医德发展的主流。儒家的“仁”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提出“医乃仁术”,提倡“济世救人”、“爱人、行善、慎独”;墨家的“兼爱互利”也体现了医学要“济群生”的伦理思想;庄子崇尚“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至今仍为许多医家效法;杨朱“贵生”的伦理思想则永远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荀子强调“水火有气而无生,……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也为“济群生”的医德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医书,而且还是我国第一部有专门论述医德内容的医书,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医德经典。其主要医德思想有:1.认真传道:“得其人为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2.强调素质要求: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3.人命至重思想:“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4.注重现实,反对迷信:“治病必求于本”,“凡治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产病能。拘于鬼神者,不可以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以言至巧。”5.重视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如此丰富的医德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德
汉武帝时,在医德方面确立了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思想来主导医学的发展,并且这种思想统治医学领域达两千年之久。这个时期的医德思想集中反映在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主要的医德思想有:1.明确从医的目的:医者要“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长全,以养其生。”2.强调严肃认真的态度:医病不能“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 3.强调广博精深的知识:“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至哉?”
这个时期不仅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还创造了美好的医德形象,一是神化形象——华佗,他被人们塑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一名神医;一是物化形象——“杏林春暖”、“橘井流香”,这些脍炙人口的医德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德
魏晋时期,宗教盛行,儒、佛、道、玄等派别间相互依附,相互斗争,对医学影响较大,尤其是道教的儒道双修思想对医德有深刻的影响。葛洪把儒家的封建伦理纲常与道家的神仙修道长生加以融和,提出了儒道双修的原则。“为道者,当先立功德。”“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单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虽然这里面有迷信色彩,但对激励后人追求高尚医德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隋、唐时期的医德
隋唐时期的医德继承发展了医学人道主义传统,以孙思邈为代表的隋唐医家,以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生命为崇高的医德目标,发展了传统的生命神圣论。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有这样的叙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此书中的“大医精诚论”则是祖国医德史中的一块瑰宝。他所倡导的医德规范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博极医源,精勤不倦;2.同情病人,一心赴救;3.临证省病,至精至微;4.言行端庄,不皎不昧;5.尊师重道,勿娇勿妒。对此,孙思邈身体力行,成为历代医家的楷模。
(六)宋、元、明、清时期的医德
宋代时医学进步的同时医德也有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强调医德修养,立德立:“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2.重视医德评价,抑恶扬善:告戒病人切勿“轻以性命托‘庸医’”;3.协调医患关系,相互尊重信赖:“医不仁慈,病者猜鄙”,“于病又有何益”。
在医学史上出现的“金元四大家”,为祖国医学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在学派的争论中获得了共同的道德启示:1.尊重人民的利益;2.服从真理;3.尊重事实,立足于事实,立足于观察所得;4.尊重同道。
到了明朝,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随之商品经济的医患关系也开始出现,商品观念向医德意识中渗透。因此,医德理论中又增添了反商品意识的内容。这个时期最著名的医学文献是李时珍花费30余年心血撰写成的《本草纲目》。此书“博而不繁,详而有要”,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里面蕴藏了许多医德要义,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涉山采药,遍访取方”;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指出陶弘景、葛洪书中的错误,批判“割股事亲”的愚昧观念。另一个重要的医德文献是陈实功提出的“五戒十要”。
祖国医学在清朝“康乾盛世”130年间曾得到了迅速发展,完成了第一、第二部医学百科全书和第一套医学教科书的编纂,整理研究了许多医籍,出现了如叶天士、吴鞠通等一代名医。对医德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当数喻昌,他一改以往医家箴言式的空洞说教,结合临床诊治论医德,写出《医门法律》一书。他把临床诊治的法则称为“法”,把针对临床诊治中易犯的错误提出的禁例称为“律”,对临床医生的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开创了临床医德评价的先河。同时,他还第一个提出“笃于情”的医德核心思想,“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揭示出医德情感在医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无疑是对医德理论研究的一次大的突破。
(七)民国时期医德的发展
清朝灭亡后,由于受“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加上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更有西方医学的冲击,祖国医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尽管有不少中医界人士在医德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影响较大的还是宋国宾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西医学界第一部现代医学伦理学著作。他的主要伦理思想是:“医业伦理,一言以蔽之曰,仁义而己矣,博爱谓之仁,行而宣之谓义,故医家当具爱人好义精神。”新中国之后,医德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上一篇:医学伦理学在新中国的发展 下一篇:董奉“杏林”医德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