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妇科四病痛症辨治

妇科四病痛症辨治

痛症在妇科病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症状,临症时要认真寻求病因,探明机理,掌握治疗规律方法,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痛症按疼痛性质分有冷痛、灼热痛、隐痛、胀痛、刺痛、阵痛、抽痛、坠痛、剧痛、绵绵作痛。

大凡病者,以痛为最苦,故有痛苦一词。在妇科经、带、胎、产的生理过程中,最常见到的病症便是疼痛。故临床时,对痛症的治疗,必须要认真总结探讨,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对于痛症的病因,许多医家常以不通则痛加以论述。近几年来,随着对活血化瘀法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不通则痛之说为广大医者所接受。痛者不通,不通则痛,乃为中医辨痛之常理,故痛症常以实证为多。痛在表、里、气血者,实也。邪在表汗之则愈,在里下法可除。病在气血,则活血化瘀理气以散之、行之,为治疗大法。妇人以血为本,故调冲任,理气血,重肝脾肾,为治妇人病之本。妇人之血,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然妇人之体,又常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对妇人的痛症,倡导与其通之,不如充之。故常在活血化瘀中加以补气养血之品。此用法可助之使痛消,又不伤气血。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患者,更是主张补而通之,温而通之。妇人病,经、带、胎、产、乳,多有气血耗伤,致机体脏腑、经络失于温养濡润而有疼痛发生。中医有不荣则痛之论,治虚证疼痛也认为表虚痛者是阳气不足有寒,故痛也,可用温经之法治之,里虚而痛者,常见于阴血不足,治可补气血,以营养之。妇人之痛症,病因复杂,然总有虚证而痛者。不通则痛者有之,然不荣则痛者亦多见。故补法成为治疗痛症的方法之一。

痛症在妇科病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症状,临症时要认真寻求病因,探明机理,掌握治疗规律方法,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40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疗妇科病经、带、胎、产中的各种疼痛症状,一定要明确诊断,细心辨析疼痛的病因、病位及疼痛的性质,在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痛症按疼痛性质分有冷痛、灼热痛、隐痛、胀痛、刺痛、阵痛、抽痛、坠痛、剧痛、绵绵作痛。按疼痛部位分有小腹痛、少腹痛之别,又有时轻时重、时痛时止等轻重缓急不同性质的疼痛。如冷痛症属实寒证,或有阳虚冷痛者。灼热痛多见实热或湿热证,也可见阴虚血燥之虚热证。隐痛、绵绵作痛多属虚证。阵痛胀痛多属气滞和积聚。刺痛、时痛时止,多为血虚气郁。抽痛、剧痛,多见于气滞血瘀。坠痛见于气虚。小腹痛属子宫部位痛,少腹痛属子宫及附件、盆腔部位病。

同时,治疗妇人痛症要分析患者平素饮食起居,体型胖瘦,体质强弱以及发病的季节,疼痛的时间。要充分应用中医四诊八纲、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的理论,全面探索疼痛的病变所在,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妇科疼痛重症,要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万不可大意,遗误病情而失为医之道。

月经病的痛症

所谓月经病之痛症,以经行腹痛为主,常见经水来潮和经行前后出血的下腹部疼痛为其主症,严重的痛经可致昏厥。痛经属虚中夹实者为主。外邪以寒湿为主,寒湿搏于冲任,阻滞气血而发。也有血虚,冲任亏损,胞宫失养而引发疼痛。因寒而痛者,常见小腹冷痛,或少腹抽痛,或见绞痛。舌淡苔白,脉迟缓,或沉涩。临床治疗,常用温经散寒法。方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桃红四物汤等临症加减。对于痛经之痛症,常用《傅青主女科》中的加味四物汤,其主治经行腹痛,时痛时止。《傅青主女科》曰:“妇人正当经行之时,腠理大开,受风之吹,寒之袭,经水之道路也为之闭塞”。方用四物汤重熟地,意在治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加丹皮、元胡、柴胡等药,疏肝、活血、止痛。此方临床治疗因外邪所致痛经,疗效显著。治疗此类痛经也常用四物汤加减:血瘀加桃仁红花、元胡;肝郁加柴胡、郁金香附;气滞加青皮乌药佛手木香枳壳;有寒加吴茱萸桂枝;伴气虚加党参白术;带下加炒薏仁、炒山药;乳胀加柴胡、瓜蒌川楝子;疼痛剧烈、下血有瘀块加莪术三棱乳香没药、伴呕吐加陈皮半夏神曲、焦山楂;伴头痛加天麻、香白芷;有热小腹灼痛、舌红、脉弦细者,可用四物汤加丹皮、栀子黄芩等品;痛经伴腰酸者,可加杜仲、川断、金毛狗脊木瓜、怀牛膝、巴戟。若见经行周身疼痛者,加威灵仙秦艽鸡血藤防风羌活独活等。若属妇人多产或更年期而见经行少腹坠胀不适者,当补中气,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

带下病的痛症

带下者俱是湿证,带下多脾虚,乃水湿不运所致。与热相结为湿热,结于寒者为寒湿,均可壅塞气血,阻滞胞宫胞脉,致妇人气血运行不畅而有少腹疼痛。此类病症临床较为多见。如今之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炎,多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临床上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或如脓样,小腹疼痛伴腰酸痛者,多为湿热所致。治以清热化湿,凉血止带。常用《傅青主女科》易黄汤加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茯苓、栀子、炒薏仁等加减化裁。对下腹痛明显,加木香、乌药、元胡、乳香、甘松、枳壳,以理气活血止痛。伴腰酸困者加杜仲、川断、金毛狗脊。如妇人带下不止,色白清稀如鸡蛋清,小腹不温,疼痛,腰酸肢冷,为脾肾阳虚之寒湿带下。此类带下,当先温阳化湿,继补脾肾阳气,自创升阳化湿汤,常显效于临床。药用柴胡、升麻、桂枝、木香、香附、生黄芪、炒薏仁、焦白术、香甘松、乌药、云苓块、甘草。此方可升阳气,化湿气,又可理气止痛。况方中有多益气健脾、理气之品,对带下腹痛,属阳虚寒湿型患者,尤为适宜。常以此方治疗妇人慢性盆腔炎,每获良效。对脾肾阳虚致带下明显者,经服升阳化湿汤,症状得以改善后,可使用右归丸,或五味异功散加减治之。总之,治带下应重脾与湿,治疼痛当重温与通,辨证立方明确常获良效。

妊娠病的痛症

妇人妊娠,其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变化。凡妊娠病治疗过程中,一切均以安胎为重,处方用药应首先考虑无犯胎儿。妊娠痛症,常见于妊娠腹痛,其多由早期脾虚,肝气过旺,而见肝郁脾虚。常见妊妇腹胀、腹痛,连及胁肋,伴恶心呕吐乏力等症。治疗以健脾理气安胎。常用紫苏和气饮加减,也用东垣乌药汤(当归、乌药、木香、香附),可加焦白术、桑寄生、苏梗、大腹皮。本方以乌药为君,以理气止痛。对妊娠中期,腹痛腰酸者,此多为脾肾双亏所致,脾虚气血化源不足,肾虚无以系胞之故。常遵《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加减化裁:党参、焦白术、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扁豆、杜仲、甘草。此方补脾肾、安胎力雄效佳。另如妊娠腹痛因热而致者,可用泰山磐石汤加黄芩、麦冬之类。妊娠腹痛属气滞气郁者,可加陈皮、大腹皮、枳壳、川厚朴,均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妊娠痛症,古人虽有“有故无殒亦无殒”之说,但用药一定要精当,凡属妊娠禁忌之品,不可用也,且药之用量也一定要认真推敲,不可随心所欲。

产后病的痛症

妇人新产腹痛,称为儿枕痛,实则分娩后子宫收缩所致,多表现为下腹疼痛。中医认为,产时失血,气血耗伤,胞宫失养所致。若产后腹痛甚者,多为瘀血作祟。当先服生化汤去瘀生新。痛不止者,常用《傅青主女科》散结定痛散,多服之即效。症见腹痛隐隐,喜按,按之痛减,治当以养血止痛,常用《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其可温阳润燥养血。

妇人产后身痛尤为多见。多因产后气血不足,无以荣养经络,或见于产后受风寒侵袭而致。症多见周身肢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发冷。气血不足者,治以补之,当益气养血,舒筋通络。多用《傅青主女科》趁痛散加鸡血藤、秦艽等,以濡润筋脉,实乃治风先和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也。

对于产后病,应先观“四通”,即恶露通、大便通、小便通、乳汁通。通者,则气血调和,少有痛症发生。恶露不通用生化汤。大便不通多见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治疗当用扶正理气汤:党参、白术、云苓、枳壳、木香、川厚朴、大黄、甘草,以养正去邪。小便不利可补气或去湿,或补肾以促之。产后乳病须引起重视,家父云:产妇乳汁必须通畅,对乳汁不畅、结块、胀痛、局部红肿者,当首以通络散加减:当归、生黄芪、香白芷、瓜蒌、王不留行子、丝瓜络、青皮、枳壳。红肿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桔梗等,行乳汁可保无忧。

本页关键字:妇科四病痛症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平衡阴阳重治肝 病情顽固重化瘀        下一篇: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海阔中文网-中医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