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中文网-中医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切诊 --> 中医脉象之实脉

中医脉象之实脉

实脉亦不是单因素的脉象,而为复合了浮、中、沉三部皆可见大、长、弦、有力的脉。在《脉经》以前实脉的含义是概念性质的,亦就是有力量的意思,但后世脉法赋予它具体的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的了。

实脉亦不是单因素的脉象,而为复合了浮、中、沉三部皆可见大、长、弦、有力的脉。在《脉经》以前实脉的含义是概念性质的,亦就是有力量的意思,但后世脉法赋予它具体的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的了。

实脉脉形在《脉经》上开始提出具体条件是: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而《濒湖脉学》提出的条件则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说明实脉的条件是浮沉都可以触到(当然亦包括中取),有大、长,略强或弦,指下有力,有充实郁结的感觉(幅作郁结解,此处形容指下的实感),《脉经》和《脉学》提出的条件有一点不同就是《脉经》说是微强,《脉学》说是微弦,而强确实不如弦具体,并且有与幅幅然雷同之嫌。

《脉经》提出的实脉脉形后世诸家大多数是遵循的,亦就是得到了承认,就是其中的强的提法,有不少异义,因而在后来的著作中提出了坚、牢、结、弦等来取代它,亦有的将它删掉如《活人书》、《崔氏脉诀》、《诊家枢要》等等,但撰诸脉理,证之临床仍当以强为合理,因为实际上弦脉是反映脉来有力的一个脉象,弦脉虽然可以出现“弦而无力”的形象(那是由于张力略强而阻力不强所引起的,详见脉象现代化探讨部分中),但有力的脉几乎都有弦的因素在内,例如实、牢、革、紧等就是长脉亦具有弦的素质(在《内经》中已见端倪),所以在实际上以弦代强是最为合理的,以弦代强的说法亦不自李时珍开始,如《丹溪手镜》就提出:“大长微弦强。”不过弦后又加上强,自是词费,不如李时珍的说法简而明了,《濒湖脉学》之后多数承认了弦的说法,提强的就很少了,其他的如牢、结、坚等更少了,可以说是弦得到了公认。关于以牢代强的如《千金翼方》说:“按之洪大牢强隐指名日实。”《察病指南》同《新著四言举要》说:“牢甚则实,幅幅而强。”《医醇剩义》说:“实脉之来,三候有力,更大于牢,邪滞郁结”。

《诊脉三十二辨》说:“实统革、牢。”按牢脉只能见于沉的位置以它微为浮、中、沉三部皆可以见到的实脉的一个条件显然是不全面的,而牢的长大有力等与实脉又重复,-亦形“蛇足”,提到牢又提强,意思是做为强的解释,又是取代,但未说清楚,说实脉更大干牢,按两脉都大但其他条件不同,若说更大,那么多大算实,多大算牢,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恐怕亦说不清楚,说实统革、牢,牢尚是实证的脉,而革是芤弦相的虚性的脉(见《金匮要略》),是不能统为实脉一类的。亦有人用坚来代替强,如《诊家正眼》、《诊宗三昧》、《脉诀汇辨》、《脉诀启悟注释》、《医学实在易》等,坚这个脉见于古脉学,《内经》中屡屡提到,王叔和《脉经》的二十四脉指标就将坚用其他有力的脉取代了,古人或说“石坚”,形容脉在指下的感觉是硬的,但实脉并不都是有石硬石坚的性质。(固然有力、不软,但不一定都坚硬)至于《崔氏脉诀》说:“沉而有力,其脉为实。”《外科精义》说“类结”等显然亦是不对的。古脉学对于实脉确是概念式的,原则上有力的就算实,无力的就是虚,这在后世诸家中亦存在这样的说法,例如:黎民寿说:“脉之来举指有余,按之不乏,浮中沉皆有力而言之也。”陈远公说:“实脉不独按之有力,具有不可止抑之状。”张介宾说:“举按皆强,鼓动有力。”《医宗金鉴》说:“浮中沉三部俱有力,谓之实脉。”都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没有具体的后世脉法性质的明确指标。在个别脉书中亦对实脉提出了一些客观形象的描述,例如前面提到的石坚的实,《医碥》说:“结实之谓实。”《三指禅》说:“实脉大而圆。”但这些形象描写似不甚重要。

实脉与虚脉是对举的,但在后世脉学中它们都不是概念式的,而是复合了某些具体指标而确定的,至于概念式的虚实,一般是作为某些脉象的附加条件而存在的,例如在李时珍《濒湖脉学》等书中常提到的浮沉迟数等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则是各该脉象的附加条件,当然亦起到辨证的作用,这不等于是兼了虚脉、实脉,所说的虚实是辨证不是脉名。

根据文献记载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经验体会等拟定实脉的传统指标为:

1、实脉是一个复合几种因素的脉象,不是单因素的脉象。

2、实脉具有大、长、弦、有力的复合条件,浮、中、沉三部皆然。

3、实脉的有关形象的描绘如石坚、如按猪筋等有助于理解实脉的性质。

4、实脉可以和与之并无矛盾的脉象同时兼见如迟、数、紧、涩、滑等。

5、实脉既然有其特定的指标、就与单纯的有力不同,有若干种脉可以有力(如浮、沉、迟、数等)但不能说是兼实脉。

本页关键字:中医脉象之实脉  实脉  中医脉象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脉象之长脉        下一篇:中医脉象之弦脉

>> 返回中医切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