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弦脉
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春脉如弦……”“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素问·玉机真脏论》)而且与长、滑等脉的界限尚不太清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是:“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等等。到了《难经》上弦脉的名称就进一步确定了,它虽然引用的基本上是《内经》之文,但它的提法已经是“春脉弦者”如何如何了。后人对此亦有所分析,如《医碥》上说:“古人有时以长脉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今后分二脉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实际分为二脉的条件是长只是个脉位问题,而弦则为脉体的一种形象。二者当然是不同的。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金匮要略》上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这里的紧是说脉形紧张不能理解为紧脉。至此弦脉是确立起来了,而且更广泛地用于临床,但《内经》、《难经》和仲景都认为非常典型,亦即“纯弦”脉是肝的真脏脉,这在《内经》中是屡见的不具引。《难经》竟与《内经》相同,仲景亦说:“假令得纯弦脉者死。”可见弦脉不但有它自己独特的形象而且程度亦是非常重要的。这亦影响到后人对弦脉的认识和说解。
《脉经》所提出的弦脉脉形是:“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如弓弦状是确定不说的。但举之无有,和浮紧为弦之说却可商。因为弦是脉形的变化,它与脉位(浮、中、沉)没有关系,实践中浮弦的脉亦不少,所以说举之无有是不恰当的。对此后人亦有所论议如李时珍说:“或以浮紧为弦,况紧为牢亦近似耳。”说近似当然是不准确的。《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浮紧为弦之说出自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原文是:“脉浮而紧者,名日弦也。”这个说法王叔和亦恐未尽同意,所以没有放在正文,而在又日里提出说弦一定要出现在浮的部位和前而的不能出现在浮的部位是一样的不适当,至于紧亦不应当理解为紧脉。
弦脉历代各家的形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诸病源候论》说:“按之如琴瑟弦,三关通病,梗梗无有屈挠名日弦。”这里的病字不应理解为疾病,而是指脉的这种弦的变化。《察病指南》说:“劲急如弦弓弦。”《诊家枢要》说:“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丝弦。”《脉诀刊误》说:“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日弦。”《濒湖脉学》说:“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各家语气形容虽微有不同,但基本一致,尤其是李时珍的说法汇合了前人正确的说法更为全面.其他和以后各家之说或繁或简大抵不出这个范围。
弦脉是脉形的变化,在古人亦只能用客观事物来形容反映它,所以形象比拟之说是比较多,而主要的在《内经》里就有很多,尤其是具体到不同程度时就要更明显。例如在季节脉里它就起码分成三种,一是有胃气的即正常季节脉的弦,是“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二是病脉弦是“盈实而滑,如循长竿”;三是死脉弦是“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见于《索同一平人气象论》)。《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力,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等等。后人书中多半用琴瑟弦,弓弦为喻,《脉诀》提出“筝弦”,《濒湖脉学》亦引用,另外周学海氏在《诊家直诀》中说:“浮厚而敛,弦也。”虽然不是用客观形象来描述的,但这个敛字却反映了脉管张力增强的神态,在当时亦是难得的。
在弦脉的说解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紧的问题,由于仲景提:“紧如弦”、“浮而紧”等,《脉经》亦引用过,所以后人就有人在说解弦脉时用紧这个条件,这应当是不当的理由见前文所述,揭到紧的书如《千金方》、《活人书》引了《脉经》全文,崔氏《脉诀》说:“小紧为弦。”又说:“弦如张弦,紧如细线。”可见小紧与弦的紧亦不是紧脉而为紧张的意思。《外科精义》说:“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谓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可见齐德之亦并不认为弦脉里有紧脉的成分,其意亦是紧张。《脉决指掌》与《丹溪手镜》都提到紧或与劲急之意重复或引用仲景浮紧之文都没有什么新意。后来诸家只有《医碥》上提到:“似深而略逊,但稍见抗指即是,不若紧之搏手。”此说在概念上却不清楚,因为弦和紧不单是力度问题,它们的形象亦是不同的,如按《医碥》的说法有力的弦脉就都成为紧脉了,这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可能还要比何氏早,因为在李时珍的《脉学》上已经有“紧言其力弦言象”之说。
不过宋元以下绝大多数的脉学书籍已经不再提紧这个条件了,应当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予以否定了,亦丘可以说分清了弦脉和紧脉的界限、性质和形象。一是滑的问题,《内经》等书对春脉有轻虚而滑等说解,后人亦有的将滑列人弦脉的条件这是不必要的。因为彼时是用轻虚而滑形容那个“长竿末梢”具体到后来成熟的弦脉脉形就是不必要的了,提出滑的书有《脉诀汇辨》、《诊家正眼》、《四诊抉微》、《脉诀启悟注释》等书,这是一种无谓的复古风气并不实际。另外如《脉诀》说:“时时带数。”《寿世保元》说:“数而有力为弦。”当然是错误的,而且.不必再分析辩解了。一是后世请家有时对弦脉形容太过,这里有一个平衡问题,例如《景岳全书》说:“按之不移,硬如弓弦高鼓峰的《四明心法》上说:“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气将绝,五脏无土,术气太甚,即真脏脉也,凡病脉见之即凶,与滑相反。”《三指禅》说:“弦脉似长(长作张,动词)弓。”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雄姿猛态,可以百钧。”形容太过的原因一是个人认识上的不同,一是古人本有不同程度的弦脉之说,最重的即所谓纯弦无胃气的脉是绝脉,但在说解弦脉时不应将最严重的弦脉定为一般性的指标,那样显然是与临床最常见的弦脉是不适合的,对此应当在一般解释的基础上说明,弦脉有程度的差别,如果出现“纯弦”则提示胃气将绝病情严重较为合理。
另外,正如《三指禅》所说:“脉而弦,脉之有力者也。”弦脉确是一个代表力度的脉,在多因素的脉象中,有力的脉如实、牢等脉都具有弦的因素,又如芤脉是个有边无中中空的脉,但如为表面有较强力度,但仍然中空则需要芤与弦相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即所谓革脉。见在任何隋况下弦脉都是表现为有力的。当然亦可以见到弦而无力的脉,那是属于虽然张力略强但阻力不强脉管亦无变硬等条件的一种弦象,而典型的弦脉正如古人所说是有力的、硬的。
1、弦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弦脉的指感是脉管绷直挺然指下按之不移,端直以长。
3、弦脉的客观形象描述是很重要的,如状如弓弦,琴瑟弦、筝弦、丝弦等等。
4、弦脉原则上是代表力度强的脉象,它可以与其他脉象或因素组合成某些有力的复合性质的脉象,如实、牢等脉或在某些复合因索的脉象中表现力度如革脉等。
本页关键字:中医脉象之弦脉 弦脉 中医脉象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