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雷隐隐初惊蛰
三月上旬,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便迎来了今年农历的第3个节气——惊蛰。惊蛰到来,标志着进入了仲春时节。
2015年2月4日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第一组,其中“惊蛰”邮票表现了该时节前后草木发芽,渐浓的绿色透着勃勃生机,万物复苏以及春耕的景象。
万物复苏新意象
在汉朝以前,惊蛰被称为“启蛰”,并且位于“立春”节气后,是每年农历的第2个节气。直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的“雨水”的顺序进行了调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事实上,昆虫并不是真的听到了雷声才出来的,而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于是纷纷“惊而出走”。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展现了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一派春天景象。正如朱自清在《春》中所描写的那样:“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惊蛰习俗法自然
唐代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观田家诗》),诗人描绘了在一声隆隆的春雷后,惊蛰节令已然来临。这个时节的细雨使田间百草万物充满生机,种田人家从此开始忙碌起田中的劳作。也就有了“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的民间谚语,此时,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各地在这个时节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此时吃梨还与防病治疗有关,根据气候特点,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属肝病的高发季节,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有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这一天,他们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养生顺阳气升发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要少吃酸性食物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可多吃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大枣、莲子、银耳等食物以养脾。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易伤肝。避免过量饮酒、熬夜。惊蛰时节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提倡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要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
本页关键字:二十四节气 惊蛰 草木发芽 顺阳气升发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画里的九芝堂 下一篇:椴—野山参的生命之伞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