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王勃与中医的故事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巻以纠正其误。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但他与中医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拜明医为师 躬耕岐黄
王勃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他平时留心医药,博览医药方书,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一日,王勃得知京兆有一位德高望众、学验俱丰的医家曹元,心驰神往。龙朔元年(661年),12岁的王勃便负笈去长安,拜曹元为师,先后学习了《周易章句》《黄帝內经》《难经》等医学经典。王勃天资聪慧,15个月的研读后,对天地与人的相应关系、天干地支的演算以及明堂玉匮之数已有所领悟,对许多医学理论的理解基本与曹元所见相同。别时,曹元再三叮嘱王勃:“阴阳乃天地之道,神明之府,不可妄言;针石之道,生命系之,不可妄传。为医者,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多闻博识,方能见病知原:人命至重,诊治疾病,不可妄言妄投。”王勃谨遵师命,刻苦伏习医学,经五年努力终于取得了长足进步,大有升堂睹奥之心。他进一步研究医学理论,探求脉因证治,决心把学到的医学知识、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更好地寿人寿世。
作序《难经》 撰《医语纂要》
王勃曾为《难经》作序,被收录于《文苑英华》中。序曰:“黄帝八十一难经,是医经之秘录也……勃养于慈母之手,每承过庭之训曰: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因窃求良师,阴访其道。”他在序文中讲述了自己习医的历程,感慨颇多。同时这篇序文也说明,《难经》自古以来是以口相授的古医学资料,至秦越人才开始成文而传于后世,是一篇重要的医学文献。
此外,《宋史·艺文志》记载,王勃还著有《医语纂要》一巻。宋代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中称其为《医语纂要论》。《存存斋医话稿·序》谓:“唐·王勃撰《医语纂要》一巻,即医话之鼻祖也。”说明此书在当时是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惜已亡佚,但其对于医学的贡献是永存的。
文坛巨匠 诗赋誉古今
王勃出身于文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叔祖是隋末唐初的著名诗人王绩,父亲是王通次子,也有所著述。王勃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他六岁就会写文章,在滕王阁参加宴会时,才十五岁。据文献介绍,王勃才华横溢,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然跃起书写,不改一字,因而时人称其为腹稿。
王勃的文章以《滕王阁赋》最为著名,赋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最为脍炙人口。王勃出众的才华为时人所仰慕。杨炯曾赞曰:“每有一文,海内惊瞻”“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王勃著有诗文集30巻,《全唐诗》编其2卷,其中传世佳作很多如《滕王阁》《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为人称道。
本页关键字:王勃 初唐四杰 医家曹元 难经 医语纂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阿胶曾是求婚的吉祥礼物 下一篇:化石良药金钱草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三月顺时养生:晚睡早起 食甜养肝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
- 中医肿瘤的发病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9年03月28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